上一页|1|
/1页

主题:北碚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发表于2012-04-11
北碚区在民国时期为北碚市,曾是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和总统府所在地

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碚成为陪都的迁建区,国民政府各院、部、局多迁至于此。当时,迁至北碚的国民政府中央部级以上单位13个,下属中央局处级单位30多个,一大批科学文化**机构及赫赫有名的文化**名流巨擘3000余人涌入.

1.
北碚这个小城是丹麦设计师守儿慈设计的。(在北碚长大的人,都应该知道北碚的老城区是非常小的,几分钟就完成了从家到**,**,大学的路。但是就是这个小小的城区,在当时居然是由有外国人进行规划设计的。当然这要得感谢卢作孚先生。(曾任过北碚三届区长的78岁老人陈秉超至今记得,1950年元旦,他抵达北碚时被惊呆了,眼前小城跟上海复兴公园一样美。陈秉超生于上海,18岁弃学随刘邓大军西进。那以前他知道北碚,是因母校**大学抗战时曾迁

(再补充一点,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北碚虽小,但是这么多年以前北碚就有**,**,大学,医院,体育馆,公园,图书馆,科学馆,电影院等等。这在当年,注意是当年哈。可不是随便哪个地区都有的。因为经过城市规划设计,所以我们从小在这么一个小的城市长大,却受到良好的精神文化熏陶和社会基础设施保障。所以北碚人一定要永远记住卢作孚先生。)

2.1950
年成立重庆北碚行政管理处,后更名为川东行署北碚管理处。1951年,建立川东行署北碚市,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首府。1953年撤市改区,为重庆市第六区,为一等区。1955年,定名为重庆市北碚区。(北碚这个解放后拟成立北碚专区,时任市长的陈锡联不同意,说天府煤矿等大型资源企业在北碚,重庆工业需要北碚煤炭。因此,北碚被划入主城区,先称第八区,后称第六区。虽身列主城,但从北碚到市区要花三四小时。北碚和主城区在交通上已经脱轨,虽然有10块的高速,可是当你从一个地方上车,在经过50多公里的高速路看到路途上那些贫瘠的山区之后,你还会觉得北碚是主城的一分子吗?)
发表于2012-04-11
10.北碚的法国梧桐。(需要特别讲解的是北碚的梧桐树是和上海,南京等地属于一个品种且都引自上海法租界,其实都不是正宗法梧,中国没有正宗法梧。但是民间称为法梧,在中国被称为法梧一共只有三个品种。其他城市如西安等地的梧桐树是令一个品种。除此之外的城市种的种的梧桐是中国梧桐也叫泡桐就更不需要提了。不是一个品种。不要说梧桐长虫不利于城市规划,上海这么多年了依然栽植也不损国际大都市的美态。)作孚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从上海引进了法桐在北碚老城栽植,一直留存至今.这些树种都是卢作孚在职时请国内一流的专家挑选的,如今都已是枝繁叶茂,连宽阔的大马路也遮盖得差不多了。北碚的法国梧桐每一棵的历史都在70年以上,主要集中栽植在胜利路、人民路、中山路、碚峡路等几条主要干道。法国梧桐不只是大城市才有,上海有,在重庆的一个小城北碚也有。

11.
抗战期间著名文化四坝。历史上沙坪坝与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




12.
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于19434月访问北碚后,在《战时中国之科学》中曾有如下文字:最大的科学中心是在一个小市镇上,叫作北碚,位于嘉陵江西岸。此镇所有科学团体与**机关,不下十八所,其中大多数都很重要的。(德国人傅德利也不远万里而来,担任西部科学院的昆虫研究所主任。)


13.1944
6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飞抵重庆,进行访问。华莱士决定来我国访问时,就提出要访问北碚。在嘉陵江畔有一块光秃的河埧,曾是我国最早的滑翔机场,当年拥有十幾架滑翔机,国民党空軍曾在这里训练初级飞行员。华莱士到了北碚后,先看了滑翔机表演,接着便去乘坐天府煤矿小火车。
发表于2012-04-11
14. 当代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在缅怀北碚《第二故乡的梦》中写到:那时的北碚是个小城。城中心靠着嘉陵江,其规模也就是三五条小街吧。它的精彩之处,并不在城中心,而是周边。周边散布着无数文化**机构,都是由北平,由上海、由华东,由华南搬来的,里面住着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文化人,说他们是全国的思想精英一点也不为过。”“全国的精英一下子集聚在祖国西南的一个小镇,在历史上很罕见,这就是抗战!


15.
毛泽东同志在和黄炎培谈到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他们都是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有过贡献的人。


16.
北碚电影院。这是北碚历史上的第一家电影院,设计者是与梁思成齐名的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1947年,在修建中国西部科学院、北碚图书馆后,实业家卢作孚为北碚留了最后一个标志性建筑———民众会堂。北碚民教电影院就设在会堂之内。此时,古光平的叔爷古兴煌已于南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回到重庆任命为第一任经理。为了观众看到最好的电影,卢作孚特意从美国购买了一套摩托格勒佛放映机,当时,全国仅有两套,另一套则在南京。先进的设备、新鲜的电影,民教电影院一时成为北碚的文化中心,梅兰芳、张瑞芳等名人都曾来此作客。那时,电影票价格低得很,相当于现在的一两角钱,所以,电影院里常常能看到从沙坪坝、合川等地赶来的社会名流以及本地的老百姓。在古兴煌的儿子古月说。现在53年历史的北碚电影院终于结束的使命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重建。

发表于2012-04-11
22.灏崎公馆
曾任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和曾任原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常委的著名实业家孙越崎,抗日战争期间就曾在这里修建公馆,居住了七年。当时公馆的南北防空洞,一作躲避敌机轰炸之用。同时也是原国民政府存放机要文件的地方。为挖掘历史遗产,开发旅游资源,由重庆煤炭工业管理局渝联公司投资,对公馆进行了修葺。修葺后的公馆,既保留了原馆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当代建筑风格。外部装修雍容华贵,内部陈设富丽堂皇,让旅居公馆的游人在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同时,又受到故居主人遗赠的博学兴国”“实业强国思想的熏陶。

23.
逸少斋
在古圣寺侧。是一幢土墙茅盖的长三间小平房,为陶行知在****的旧居。房前有一池荷花,陶行知将其命名为周子池,经常**学生,要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1940年中秋节,周恩来同邓颖超视察**,下榻逸少斋,陶行知专门写了一首《荷叶舞歌》,编成舞蹈,由学生排练演给周恩来和邓颖超他们观看,深受赞扬。录其一段:
若问我来历,
敦颐最先言。
但开君子花,
流芳千万年。
仍旧是,
出身污泥,
污泥不能染。
出身污泥,
污泥不能染。

24.
磬室
在北温泉公园乳花洞下端的嘉陵江畔,背靠江岩,面向五潭映月,三面岩石壁立,一面临江。室筑其上,别致险峻、幽静奇特。因坐落石壁形状如磬,又有江水击石,声鸣若磬,故名。磬室为1929年民生公司股东的优先股捐资修建。1037年底,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游览北温泉公园,看中磬室,定位主席避暑山庄,拨款修饰,其后常来小住。抗战胜利后,何鲁曾长住磬室,于此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
年来诗兴已无多,不到名山懒放歌,
今日置身巴峡里,虫吟泉吼也相和。
室外飞泉转瀑流,疑风疑雨更疑秋,
而今识得声尘幻,为蕴空从一入收。
节侯忽惊景物新,亭林游赏及芳辰,
红梅任是花千朵,绿水悠悠更动人。

发表于2012-04-11
28。红楼
坐落在北碚公园火焰山麓,建造于1932年。有人诗赞云:更倩红楼添一角,江山顿觉太玲珑。红楼当初为兼善**校舍,抗战伊始,兼中迁至鸡公山,中央银行在此设立办公处,蒋介石每次来北碚均下榻其间。1944622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曾到此观看滑翔机表演。
抗战胜利后,民生公司图书馆迁来,与北碚民众图书馆合并,在此成立北碚图书馆。现为北碚图书馆历史资料部,珍藏有文史古籍30万册,在四川首屈一指,全国少见

29
。清凉亭
在北碚公园火焰山麓的嘉陵江畔,原名慈寿阁,创建于1935年。说到清凉亭,人们就会联想到卢作孚改清凉亭的佳话。1927年,卢作孚担任北碚峡防局长后,一心扑在北碚的开发建设上,自家连住房都没有一间。1934年正月初三日,卢作孚的老母60寿辰时,亲朋好友和北碚各界人士,筹集了3000银元作寿金,准备为卢母修建一幢别墅。卢作孚认为,接受礼金为私人建房不妥,便与母亲商量,决定将这笔钱收作公益之用。不建私人别墅,改在北碚公园内建造一栋亭阁,供人观瞻使用。亭阁建成后,人们甚赞卢作孚大公无私,处处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精神。但是在为此亭取名时,大家商议定名为慈寿阁目的在于让人们知道,这是卢局长老母的寿金所建。这时,正值四川名家赵熙到北碚游览,就请他写了慈寿阁,三字,准备刻匾挂于亭上。卢作孚认为这个名字太狭意了,用一种很微妙的办法改变了亲朋主张。他既不公开说好坏,也不刻匾悬挂,只叫卢子英将慈寿阁三字好好保存。负责施工的黄子裳又问卢作孚,卢将:以后再说。其实,慈寿阁三字一直在卢子英的箱子里收藏着。几年过去了,人们只叫这亭为慈寿阁,但就是不见其匾额。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215日,卢作孚邀请国府主席林森游览北碚,请他题写了清凉亭三字,以更换慈寿阁之名。19385月,慈寿阁上突然悬上了清凉亭匾额,从此,清凉亭之名,沿袭至今。
抗战时期,陶行知在此设立晓庄研究所,研究兵役改革,在北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志愿兵运动;筹划创办****,为祖国培植了大批人才。
发表于2012-04-11
发表于2012-05-23
引用:房天下友(过客)在2012-4-11 21:59:36写道:原帖
  
 
 
发表于2012-05-30
谢谢,楼主辛苦了。北碚很美,是真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