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深扒丨在重庆,有一个藏得很深的“院子”

发表于2016-05-24




(图片来自网络,采集自花瓣)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泰戈尔




人生在世,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在思考、找寻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绝大部分的人,会随着年岁的更长、财富的充裕,倾向选择一片有“庭院”,意境清幽的地方作为理想居所。

 

他们或是追求那份安乐闲豫“偷得浮生半日闲”,或是追求那片能通往灵魂深处的意境“介乎山谷与心间,以寂寞清幽收割空旷灵魂”,或是心系院落文化向往回归本初“不管走了多远的路,不忘从哪里出发”等等,总归是应了时下的一句金句:“生活不该只有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图片来自网络,采集自花瓣)

 

选择一片清幽、寂静之地,结院而居,在古代来讲,叫做“归隐山林”,但对于现代人来讲,这基本上算是一种奢望了,随着一座座现代建筑的拔地而起,山林被推到,海湖被填没,能够找一片适合我们隐居的“庭院”也越来越少了,即便是放在有着“天下山居看巴渝”美誉的重庆,也实是难得。

 

虽说难得,终还是有得。当笔者踏访全重庆只为求得这一风雅“庭院”、清幽境地时,协信·溪山墅的出现实为令人暗叹,这分明就是一个可让人回归院落、回归自然、思考回味人生的品质生活之地。米茨凯维奇说“诗是强烈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而我们所熟知的唐朝杜子美、李商隐,便是在重庆这片土地中谱出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的,由此可见重庆这片热土,骨子里是流淌着诗意与情怀血液的,并不全被钢筋森林所湮没。

 

院型十足,意境清幽的协信·溪山墅

一见钟情的冲动

在北部新区照母山金州大道与金山大道的交汇处遇见了它

一个结合了照母山板块优美的自然风貌,

将美式赖特风融入进去的溪山墅

传承了其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的理念,

与照母山融为一体,给人以沉稳、内敛、含蓄的直观感受,

其最大的特点是以自然、生活以及建筑的和谐统一

二见生情的魅力

踏出溪山墅,走进照母山公园、九曲河湿地公园

有天、有地、有风景,

本应该是在哪个景区才有的风景,

确实出现在了日常生活的周围,

这种待遇,只有溪山墅才能创造

想象着,平日里陪父母在院中散散步,

或陪孩子喂喂鱼,亦或和爱人牵手看夕阳,

或是独自一人沿公园慢跑,

小桥、流水,蓝天、绿树,青砖、白墙等,

这么健康、幸福的画面就在眼前,

心里涌上来想要安家于此的冲动是那么幸福。


三见倾心的魅力

想象着,哪栋才是自己的家?

穿过花墙,那个掎角之势的门楼就是庭院别墅了。

溪山墅把别墅定义为“中国院子”,

将中国人“内方”的人文思想与美学理想充分诠释出来。

南北通透、超大面宽,

看到联排约7.6米,合院约13.2米超大面宽,

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采光时才发现,

是多么的有空间感,多么的奢华。

协信溪山墅,

一个深藏重庆照母山中心,

一个大隐隐于市的中国院落文化典范。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住在哪里,怎样住,好像是一个物质生存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精神问题,甚至于社会生活的问题。西方的文化很大程度体现在广场上,人们在广场聚集、议事,其特点是民主、公正、理性,当然又不乏激情,充满喧闹;而中国式的生活,更多的是院落文化,这里充满了温暖、慈孝、情感、和谐。

有一个地方,可以慰藉心灵;有一个地方,可以抚平创伤;有一个地方,可以寄托梦想;有一个地方,充分满足了心灵疲惫的都市人的所有幻想。

那个地方的名字叫做———协信溪山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