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重庆近代史

发表于2008-04-08
十九世纪末,重庆开埠  初步形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雾霭消散,正午的阳光细密地照拂下来。朝天门码头,万人喧哗。随着一阵“来了”的叫喊声,碧眼金发的英国商人立德乐和他的妻子手挽手,倨傲地站在他们的“利川”号机器船上,闯进众人视野。

这一天,是1898年3月9日。“它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市委党史研究室文史专家艾新全说,随着重庆江面首次响起机器轰鸣,工业文明和现代交通接踵而至,“从此以后,包括国外商船与炮舰在内的机动船,鱼贯出入川江,重庆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当天的历史细节还包括:在渝的上百名英、美、日领事馆官员和外国商会人员,分乘数条木船前往迎接立德乐;本地官府也派众船列队江中,张灯结彩等候。“利川”轮一抵码头,迎候者顿时鸣锣放炮,重庆万人空巷,人们拥到江边观瞻这艘机器船。

此前的1890年,中英订立《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次年3月3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成立,标志重庆正式开埠。随后,法、日、美、德等国的外事机构进驻重庆。“列强们开埠的目的是,把重庆作为侵略西南的据点,川江则是他们入侵的唯一通道。”艾新全说,但直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前,外轮并未获得川江航运权。立德乐试航的成功,终于让列强们如愿以偿。

立德乐1838年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从1859年至去世前一年的1907年,他都生活在中国,英国《大不列颠名人录》称他是“开发中国西部的第一人”。

“利川”机器船抵达后,重庆和长江边的许多城市一样,成了这种船的受益者——“机器船在航速和承载量上的优势,为码头聚拢了商机,重庆也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首批大城市。”

艾新全说:“此前,因地理环境险恶,农耕文明时代的重庆,在四川格局里较落后,农业薄弱,商业也比不上川西。”但外国列强取得川江航运权后,洋货大肆涌入重庆,并转运至贵州、云南和广西,以及川内各地,重庆成为了西南的商业中心。

随后,20多个国家相继在重庆划定公共租界,列强纷纷在渝建立洋行和买办机构,进行经济掠夺,商品倾销,抢夺原料,垄断市场。据艾新全统计,开埠到1911年,外国列强先后在渝设立商业机构达58家,涌入重庆的外国商品高达430多种,其中香烟就有几十种,棉织品、打火机、药品等大量廉价洋货,冲击着重庆传统作坊。

开埠是一把双刃剑,当传统产业被抵垮,自给自足的宁静生活被打破后,重庆一批有识之士揭竿而起,开始了重庆的近代工业。“他们最先通过山货的粗加工赚外国人的钱,随后投资兴办火柴厂、纺织厂、矿厂、电厂、玻璃厂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给民族资本带来了千载难逢之机,重庆无论在商业、金融、航运、工业,都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从开埠至1919年,四川共有工矿企业115家,其中重庆52家,主要集中在火柴、棉织、缫丝、制纸、煤矿、铁矿6个行业,而成都仅7家,“加上外国资本、买办资本,重庆在四川近代工业中的比重超过50%。”

“至此,重庆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初步形成。”
发表于2008-04-08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  重庆工业门类完备全国第一

北部湾,美国与越南的海战不断扩大,战火已燃到我国南部边界。毛泽东彻夜未眠,关注着战争态势。1964年8月6日清晨6点,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他的沿黄河考察。

他在相关会议上指出,帝国主义可能将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得提前准备——将沿海大批重要工厂向“三线地区”内迁新建。随后,全国范围内的“三线建设”轰烈启动。

三线地区,是当时根据国境线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西部内地。

“西南和西北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西南的重点在四川,四川的重点又在重庆。”谙熟“三线建设”历史的市发改委原副主任马述林说,国家的定位是,用3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把重庆建设成常规兵器工业基地。

历史为何选择重庆?“主要是重庆有较强的工业实力。”马述林说,重庆历来是全国特大城市,工业尤其是兵器工业本身就有一定基础,7大老兵工厂(望江、长安、建设、空压、嘉陵、长江、江陵)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重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基地,配套能力很强。此外,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的交通、能源条件好:当时虽只有成渝线一条铁路,但川黔铁路即将建成,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为工业品输出创造了条件;煤炭资源丰富,重庆发电厂也是当时西南最大火电厂。

1970年,上海北站站台,挂着“上海—重庆”的普快列车拉响汽笛出发时,列车上、站台上爆发出告别的哭喊声,车厢里满是支渝的上海人。这是历史学家描述“三线建设时期”的一幕场景。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京津沪等地的三线移民有50万人。马述林说,这些移民主要是优秀的熟练技工、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为重庆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 

重庆三线建设1978年结束,全国700多个转移项目有200多个西迁重庆。“我市1967年就形成了完整的重型汽车制造基地。”1967年在大足建成重型汽车制造厂,还专门为它建了5个配套厂——重庆汽车发动机厂、綦江齿轮厂、重庆汽车配件厂、红岩弹簧厂、油泵油嘴厂,“年生产能力虽只有1050辆,但在当时非常了不得。”

这次西迁造就了许多巨头:迁建的西南合成制药厂,是当时全国最大四环素生产厂;川染厂是全国第二大;由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迁建的西南铝加工厂,也是全国一哥。“当时厂里的大型设备非常先进,如3万吨立式水压机、1.25万吨卧式挤压机、二米八冷轧机和二米八热轧机等,在当时国际上都少有,堪称‘国宝’。”

同时还迁来许多研究院所,如煤炭设计研究院、59所、62所、机械部第三设计院、仪表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重庆分所等。此前,重庆在全国有名的只有钢铁设计院。

“三线建设让重庆获得了开埠以来第三次大的发展机遇。”艾新全说,重庆最终形成了门类完备程度全国排名第一的工业生产体系,迅速跻身全国六大工业城市。“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重庆今天的工业实力,也就没有西彭、北碚、双桥、长寿的繁荣。”

1994年,中央领导提出使命,重庆立即规划

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三线建没有迎来战争,却迎来国家一步步的对外开放。随后20年,东南沿海在外来资本的支撑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重庆默默无闻。

但中央政府最高决策层从来没有忘记重庆。1994年10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重庆,并作“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题词。这是中央最高领导人首次对重庆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使命。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设立。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迁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被推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的交汇点。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蒲勇健说:“直辖是重庆经济起飞的重大机遇。”事实上,直辖10年来,重庆经济被重新注入了动力:经济年均增速超过了10%,人均GDP增加了两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9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增加一倍多。

今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为重庆发展“定向导航”: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国务院最新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明确重庆5大定位: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内涵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意图。”蒲勇健说,重庆经济在历史上几次崛起,都得益于当时中央政府作出的事关国家命运的决策,以后重庆注定成为西部龙头,“经济中心必须是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极,且对区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蒲勇健认为,在开埠时期、抗战时期、三线建设时期,重庆经济发展主要靠一种借助外力的嵌入式模式推动,不具可持续性,今天的重庆正在努力练内功。据我市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2020年建设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我们正大步向前走——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蒲勇健用诗一般的语言说。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