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职场中的理智与情感的二元对立关系(香城评论二)

发表于2005-05-16
资本的本质属性特征决定了人在资本博弈过程中与资本演进过程中的工具性。企业行为,无一例外是资本博弈过程与资本演进的一个过程与现象。而作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人,则只是资本运行过程中的工具性元素之一。从资本的本质属性而言,企业发展不需要情感,只需要理智的判断所有事件对资本前进过程中的有利与否。但人类作为区别其他资本推进元素的一个最为特别的因素,就是人的情感可以左右资本运行,成为制约或者推动资本发展的一个典型因素。

  当我们叨念着,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原则时,无疑是把经济价值看作了我们行为处事的一个原则。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我们的核心思想,或者是我们的主导理念是我们应该替企业完成企业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任务,而这种需要是理智的,非情感的。即无论我们心理或者生理的愉快与否,与我们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无任何关系。这是我们通常所讲求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准则。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在职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一个人对资本所赋予自身任务的完成状况。当对资本发展有利时,我们说,他很好的完成了其自身使命,反之则不然。

  这样说,也许有点太过模式我们作为人的人性尊严,我们一定要为钱折腰吗,一定是金钱至上吗?我觉得这种理解也许从角度上存在偏差。第一,当我们情感不愉快时,是资本的属性引起的不愉快,还是同样作为资本工具性元素之一的其他人引起我们的不快;第二,引起我们不快的是资本的本意还是资本的代言人(比我们的职位更高的打工者),或者资本所有者本身的行为技巧的不妥之处引发的。当我们遭遇前者时,我们可以心气平和的冷静思考,我们的正确做法或许是向资本本身代言人陈述我们的观点,以及由于此行为会给资本本身的发展造成的影响,即跳开个人情感看企业运行规律与得失;如果不幸的时,我们遭遇第二种情况,我们可能就无处申述,我们极端愤怒,但我们毫无办法。就象哲学家一方面在说事无绝对时,一方面又在肯定自己所说的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即便遇见这种情况,我们仍然可以从资本运行角度找到问题的答案。资本本身是理智的,即便一时偏离理性的航向,也最终会走回来的。我们可以相信,资本所有者,或者资本代言人在清醒时,一定会站在资本运行角度取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上面两种情况,我想我们首要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理性化,寻找事实的本原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切记不要用情感对情感,那样会两败俱伤,我们失去的并不仅是某个谋生的机会,因为我们甚至连友谊与情感一同失去了,这不是资本的本意,资本不关心情感,也与情感无关。

  拥有资本,并没有拥有资本的心态,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资本所有者,或者资本代言人的一个客观真实的事实。我们可以经常遇到,老板策略性失误让我们痛心疾首,但我们却无可奈何。我们也经常遇到,资本所有者不具备资本所有者的技巧,于是一个看来非常简单的事件分歧,最后演变为残酷的职场斗争,且在职场斗争中,三败俱伤。问题的本原出在什么方面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问题的本原,出在博弈三方对资本本质属性的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够深刻。如果我们能够客观的分析资本运行的规律,而不就某个个人情感纠缠时,我想我们也许能够跳出三界外了,或者我们能够充当资本发展的最好工具。

  讲到这里,又涉及到我们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诚信评价体系。当我们去谋求一个高层职务时,经常遇到企业去到处探询我们的过去。我们并不想就这个事件的是与非进行论述,我们想说明这当中的动机就是企业在寻找你以前在职业场所中对资本本质属性的尊重与看法,而非你个人的个性研究,资本的目标除了盈利外,就是资本保全,既资本自身的安全性,这也是资本运行过程中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资本运行的必要程序,而无其他含义。

  行文至此,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当职场中,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情感应该服从理智。我们处理问题的角度,或者出发点,应该以资本的本质属性或者本质需要来进行判断,而不应该以个人恩怨或者喜好来决定处理问题的基点。当我们在判断是与非的情况下,应该以资本的需要来进行判断。这才是我们在职场中,应该记住的法则。
发表于2005-06-08
但有机会倒是可以交流里个:)
发表于2005-06-08
你娃重读一次看,虽然是个人思想波动,但是道理不是如此?这是普遍现象哈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