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zt:达明一派

发表于2004-12-23
达明一派 EP (1986)

达明初试啼声的探路之作,风格芜杂是瑕疵,但瑕不掩瑜。

同是情歌,《惑星》清甜如诗,《爱的作弄》则幽怨里隐着一种天真的诱惑——大约是无心,就更动人,《模特儿》的白描及参差对照,已略具日后冷眼旁观人的身份。

所以从一开始,达明就是有企图心的。当然即便如此,《继续追寻》这样清心直说的言志,在达明,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歌词近乎一则宣言,且七情上面,音乐上达的手势未臻化境,明的声音清而直爱好是天然,然而这种种不完美到末了,反而奇迹般的成就了犹如璞玉的质感,凛然而坚定。如今听来,更叫人感动的,是他们终于不曾辜负当初那一句:回望去,无后悔。


达明一派 II (1986)

达明继续以在专辑里示范人格分裂为代价,找寻着方向,于是这张不彻底的大碟得以面世——说不彻底,当然是因为《恋爱季节》电影原声碟的身份嫌疑。

然而有《迷惘夜车》,那么等待也是值得的,在香港乐坛,似乎没有人能把这样的青春残酷物语讲得好过他们:如此的抽离,又如此的感同身受,陈少琪功不可没。而《乱》之于达明,大概好算沧海遗珠,日后他们的音乐屡屡以荒冷为底色,追溯起来,滥觞在这里。再就是在歌名上玩借尸还魂的游戏,之后,更上了瘾。

电影原声那一半,是《kiss me goodbye》来得抢耳。潘源良的词,达的编配,明的声线,予舶来的旋律一种近乎中式小调的眉清目秀。

然而这些,其实都不要紧,至要紧的,是他们踏下了这一步脚印,而后,愈走愈好。


石头记 (1987)

终于,《石头记》。

作为一首歌也好,抑或是一张专辑,因为《石头记》出现了,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原来在等什么。前两次的散漫看来委实情非得已,那么得了机会就从封套开始追求整体感,又(不)《离》(不)《弃》于首尾一再点醒题目,斧凿刀痕都不忌讳落下行骸,可璞玉便是如此成了器。况且《石头记》的惊艳,一至于此,这样我们就记得了迈克的好。

还有《马路天使》。黄耀明说,青春是用来荒废的。所以他们懂那些成长中没由来的暴躁、无从着力的迷茫。还有《伤逝》,“太平盛世,个人经历最大的兵荒马乱不外是幻灭”;还有《后窗》,还有……然后,还有。

迈克曾说,谢谢一切令活着活得更愉快的人。那么,谢谢他,谢谢达明,谢谢曾经有《石头记》这么一回事。


《我等着你回来》 (1987)

假使留意一下,会发觉从《继续追寻》的“我理想有几高”到《石头记》的“花色香皆看化”,是一个由听我细诉而至冷眼旁观的视角变化。同样,青春残酷物语系列,开篇《迷惘夜车》是“我乱碰乱碰乱碰却一空”,及至《溜冰滚族》已然“看他正翱翔”。如此,达明表达质疑反思的情绪大大多过挖心掏肺诉衷肠。然而《今夜星光灿烂》戛然而止在“恐怕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那么原本还在说成长,现在话题就顺水推舟去到了九七。

当然,《我等着你回来》根本就是在讲九七。

也是首尾呼应,由《我等着……》直到《……你回来》,借白光的尸还九七的魂。黄耀明说在排进念的《拾月》的时候,听到白光这支歌,“觉得好犀利”,那么他就招魂一样的唱“还不回来,春光不再”,所以从前是璀璨都市,以后是光辉到此。

然后何秀萍写“面对旧时看岁月燃烧”,迈克写“盛世光音返照,叹声色渺”,九七阴影之下,香港的世纪末来得特别早。


《你还爱我吗》 (1988)

从《你还爱我吗》开始,达明不再刻意求工做首尾呼应式的概念专辑,然而一堆看似散漫的歌,却又各有呼应处,显然在概念的把握上,他们已经手势纯熟。

还是继续九七,世纪末的暗影却又浓上一层。一入耳便是《末世情》,“浮华世态,惶惶是我心,从来不答应,誓约永守”;而后热热闹闹的加勒比海节奏里,一正一反的追问,前途未卜的当然不仅仅是感情;而冰冷淫艳的《爱煞》,是情欲都无法抵偿的彻骨寒意。

然而,他们又去唱《禁色》,“某梦幻年代”或者不过虚陪一笔,但“为你我甘愿承受”是结结实实的担当。再有《半生缘》,迈克后来说“之前是应景,之后则再也掏不出心肝”,那么这次他是这样写的“层层浮华渐喧,人事看厌倦,唯独情不变”。

好像奇斯洛夫斯基《十诫》里的神秘男子,原以为他只是洞悉一切,却意外的在那目光里看到了哀矜和慈悲。

所以会这么感动。


《意难平》 (1989)

后来黄耀明说,关于九七之前讲好多,于是到《意难平》就想换了讲情欲。然而九七带起的世纪末颜色,依旧浓墨重彩。最直接的证据,是曲目里根本就有《世纪末颜色》——虽然进念的血统,让它像舞台剧多过像一支歌。还有《情流夜中环》的黄钟大吕转出羽调商声,可眼看着“赫赫迷城之荒”,达明还是唱“可否……倾心于一瞬间”。

所以,是末世的情欲。

这样就一定会想到《爱在瘟疫蔓延时》,清净的吉他,清净如唱诗班的和声,彼时黄耀明清净的嗓音,“风吹草动荡满天,风声凄厉伴鹤唳……独舞疲倦,倦看苍生也倦”,那么心里一阵灰上来,简直萌生死志。

填词的是周耀辉,《意难平》里,他还有《忘记他是她》借文字踩性别的钢丝,和《天花乱坠》无立足境的干净。


《神经》 (1990)

黄耀明说,“把《神经》作为压卷也是一件好事。”
刘以达说,“最感触的是带来了《天问》这首歌。”

好,那就从《天问》开始。

谁的鼓恶狠狠敲到人心痛?谁的愤怒自唢呐吹出?谁曾用留白把情绪迫到极至?谁弯弓?谁射箭?谁把天地不仁写成这个寓言?谁碧海青天夜夜心?谁冷冷的唱出心底热血?谁叹众生?谁问苍天?谁的六月飘起绯红的雪?

……谁是那对珠宝窃贼?

英雄末路,儿女情长,《皇后大盗》原本是一个老套的桥段,然而听着马蹄般的节奏愈迫愈近,再听黄耀明一字一句清晰的唱,“共你凄风苦雨,共你披星戴月,共你苍苍千里度一生”,于是,一生也不过这天地变色的一瞬。

一瞬,开满血色蔷薇,如此的末日图景,再现于《诸神的黄昏》:地狱下烈火中再看染血的天国长桥……日月迷离,荒土千里。所以后来魏绍恩写过,九七六十四。

《神经》是凛冽的钻,每一个切面闪耀不同的光。


《万岁万岁万万岁》 (1996)

林夕说,在给Raidas填词的时候,他已经想过:如果有机会替达明写歌词就好了。先恭喜他夙愿得偿,再谢谢他写了《晚节不保》给刘以达,“信不信都好,我一切安好……谁介意晚节会不保,笑一笑已苍老”,实在是……天凉好个秋,那么一起笑一笑然后一起老好了。

达明的十周年重组,成全了很多人的心愿,于是这张《万岁万岁万万岁》最令人欣喜的地方,反而不是专辑本身,而是围绕着达和明,一批热爱音乐的人在把臂同游。

比如两个版本的《月黑风高》,参与乐器演奏的,既有人山人海的Jason,也有官立小学的骆亦庄。说是圣经上罪恶之城的故事,其实借过来用不外是造就一个离别的瞬间,周耀辉填的词里,拒绝救恕的味道实在明显,“尚有一班车可将你与我送登天国,但我舍不得只好送你到你的角落”,而“曾多么好,无法偕老,我入地狱,你入天国”,则隐约像是当年《皇后大盗》的续章,至于时间的意象,如何能不想到近在眼前的九七?因为有粤语国语两个版本,就正好一个对一个,这边在叮嘱“离开的时候,记住切莫回头”,那边则正好问“你在我背后,我能不能回头”。

附赠的命题作文集《甜美生活》,也着实好看,那么要做林奕华的男朋友就戒掉甜食好了,给迈克送信请记得按两次门铃。


附录:

《Remix》(EP)(1987)
习惯了达明的冷静疏离,《长征》的暖色调着实让人意外,他们原来也会“凭着笑声,流露我热情”。《马路天使之等待黎明版》则在背景声里,加了一小段少年的嬉笑吵闹,于是达明愈发有一种旁观的味道。

《夜未央》(Remix EP)(1988)
难怪被拿了来做专辑名,《今夜星光灿烂》的两个remix版本,显然“夜未央”更用心,不过结尾处,“舞照跳”和原版的处理更有力:“光辉到此”话音未落,便已斩钉截铁的切了下去。

《不一样的回忆》 (1990)
很难想象《恐怖分子》是环保题材,虽然知道了回头看,歌词也不是不切题。然而,“雪降不休,在赤热里浮游”,或是“一张碎脸镜中挂……枯干的手,脱了的发”,如此血腥诡异的画面感,太有情欲张力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演唱会》 (1997)
刘以达最动人的歌,是这个现场版的《晚节不保》,拖沓的衣服古怪的帽子莫名其妙的插着一朵花,这样的一个人,抱着吉他在台上怯生生的荒腔走板的唱,“想要告诉你,我的路途,看不到你苍老”,那么他好像还无所谓,听的人却一早黯然神伤了。

------------------------------------------------------------------------------------------
《信望爱》 (1992)

见过有人夸黄耀明的嗓子像乐器,当然是好意,不过这话若说在九一九二年,黄生未必就肯欣然笑纳。说雄心也好,野心也罢,达明散了之后,他去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当然不是无可无不可找片瓦遮头而已。

那么《信望爱》就是兜头一盆水,热血变作冷汗。

其实《信望爱》很好,纵然偶尔诉衷肠诉得直白了些。《爱到死》里苍天和赤地这样一比就不留余地了;《舞吧舞吧舞吧》唱起“难伴你奔远路,千万珍重”所以是真的“深心隐痛”(魏绍恩写过,“在录音间录这首歌的时候号啕大哭至溃不成军”);《淫红尘》得《牡丹亭》《会真记》的艳;《天天向上》的宏大淡远则私淑“辉黄”。

不过后来在《风月宝鉴》里,黄耀明说自《每天你爱多一些》,“学会了什么叫幽默”。是,《信望爱》大概是不够举重若轻,只是这样痛切的东西,过了那个时间,是想做都做不出来的了。

好比迈克曾说自己“那时候年轻,很多事情看不开,常常不快乐”,九二年的时候黄耀明毕竟也还年轻。


《借借你的爱》 (1993)

这张碟真好听,比如《天生一对》里几个英文音发的,那么不要说沦落,一起化灰化烟去好了。

在这一点上,黄耀明实在得天独厚。关于成长,达明时期他唱青春残酷物语,一章二章三章,达明散了,他照旧年龄不变,灵魂幼嫩,居然也顺理成章。所以《忽尔今夏》这种歌,天生就是等他来唱的。

“看见了漫漫稻田在掠过,看见了烈日在遥望着我”——起笔何其经济又犀利,有“特色,形状,声音,态度”。然后是“那个我散发披肩……如红日初生的脸”,是重叠又重叠的记忆,是自己和自己的相遇,是“一颗心叫我一手敲碎”。林夕用了“惊心动魄”来形容,所以他是解人。然而到底“如此过去(终于过去)”——挥霍却不知道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的,“某个炎夏”也好,或者说青春也好。

相形之下,《不夜情》的浮华苍凉,《大路》的出乎预料,《边走边唱》的痛心,《爱比死更冷》的寒意,都只是好,而不是惊心动魄了。


《明明不是天使》 (1994)

实在不懂这种嵌名字的游戏,怎么会成的唱片界风潮,尤其还加上谐音的,没见过更做作的事情了。那么用在这里反倒是好的,因为本来就摆明了架势做作的,再来这么肉麻的“明明”,实在camp的可爱。

否则如何能做一场给世界看的喜剧?大喇叭里的标准女声激情澎湃,然后我看你你看我看来看去,然后大概big brother也在看着大家。

最抵死的无疑是《多情城市》,打首就一个媚眼飞给侯孝贤。他那样的国语等唱完“我活到这般的年纪,从来没有好好爱过”,大家就都知道了比做作谁也比不过黄耀明,可他还不依不饶的“哎呀咿呀哎唷”,于是从此看谁还敢把爱情两个字挂在嘴上。

笑归笑,可照样给他打动。他唱《我们不是天使》,他当然不是天使,他是堕落天使,垮掉了翅膀,在别人的天堂流浪,转身——一生的红尘(那个我散发披肩)——已不再记忆。


《愈夜愈美丽》 (1995)

《愈夜愈美丽》的出现,是“太灰暗的时代没有意外,但你却不可思议,却使我惊呆,如花再开”。它之于黄耀明的意义,大概类似《石头记》之于达明,之前是犹疑试探如履薄冰,之后则一骑绝尘去。伴着暗夜蔷薇的意象,黄耀明是义无反顾的直奔了情欲沉沦。

《愈夜愈美丽》的好处,很难用其中某一首歌来作比方,哪怕是《春光乍泄》。

《一千场恋爱》写惊艳,《谈情一世》写情之吊诡,《春光乍泄》和《大玩偶的摇篮曲》是初缠和恋后,《天国近了》与《万福玛丽亚》则是饮鸩止渴,《当美丽化作灰尘》那么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然后《这世界非我家》,然后《下世界再嬉戏》,然后死心塌地了幻灭。

如果就情欲讲情欲,那么尾声收在《风雨同路》里算衣不衬身。然而也许你碰巧记得达明一击两鸣的习惯,又碰巧记得九七情结世纪末颜色,所以一个人的情欲沉沦,也可以为大时代临水照花。


《人山人海》 (1997)

关于九七年这个演唱会,魏绍恩写过, “趁现在先把很多想做的东西都放到‘人山人海’做一次——以后有得继续做,当然好;没得做,也算做过”。

所以后来又有了这张专辑。最值得一提的,是《容易受伤的女人》用进行曲式收梢接驳《勇敢的中国人》气势雄浑的词曲,间中一个《你真伟大》的过门,是赞是弹,是歌颂也是反讽。而广场live show感觉的《血染的风采》,则有万众一心却无处着力的荒谬感。

黄耀明自己曾说,选《友情岁月》是因为“郑伊健加上《蛊惑仔》才是值得一唱的现象”。然后圣歌风味的《情深说话未曾讲》则仰望天堂般高远的慈悲与漠然,好比《禁色》里不能指望的“某梦幻年代”。

如果说拍《悲情城市》,是侯孝贤让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的野心,那么《人山人海》则是黄耀明同样的野心。


《花天走地》 (2000)

蔡琴地母一样的一个人,黄耀明却脆弱如堕落天使,所以《花天走地》最刺激的,就是这种不平衡。

比如三个版本的《花天走地》。蔡琴的,是连扬起的尾音都有一个低低的重心在下头稳住,好比回头看从前,一切都清如水明如镜。合唱的魔毯版则节奏隐约有了不安,黄耀明声音里的迷乱悄悄瓦解着地母那个宽容合理的世界。等到他一个人唱“走的走来的来”,那就是排山倒海而来的踉跄错乱,步步紧逼把天使迫下红尘。同样一句“难道每天成长,是为了遗忘”,蔡琴唱出来是设问,唇边带笑答案在手上,落到黄耀明嘴里,是不是间的抉择几乎整个的撕裂了他。

所以之后合唱版《美丽在心头(然后还有然后)》的轻快温柔,才这么叫人感激。前头黄耀明独唱的版本是“期待中的温柔”,如今到底兑现了,他终于可以尾音轻俏的扬起,唱“花花世界有我的,海市蜃楼”。


《光天化日》 (2000)

昼与夜的交替,原本就带情欲意味,而《光天化日》更是一再点醒五年前的姊妹篇。

黄耀明说《下一站天国》是《春光乍泄》的续章。所以,如果《春》是迷离夜色中的抵死缠绵,《下》就是再见日光之后的刹那迷惘:要永恒还是挥手作别?要记住还是就此遗忘?听他吟唱着“请勿回望,请勿回望”时,凉意到底铺天盖地侵了过来。天国近了,记住切莫回头。然而末了略一顿挫,毕竟忍不住又唱出来,“请勿善忘”。

可《光天化日》的情欲耽溺,相比《愈夜愈美丽》,其实来得更理直气壮。

《我这么容易爱人》已然是诀别天堂拒绝救恕了,而后《迷恋荷尔蒙》整个的弥漫一种动物气息,再然后是《漩涡》,那么还能怎么样呢,一起碎成粉末,一起沉到湖底好了。

《罅隙》的耽溺,精致而隐讳,到《光天化日》则张扬,索性说“因快乐呕吐”——情绪的极至,异化成挖心掏肺的生理反应,非常的暴力,也非常的痛快。

只是,亲爱的人,沉沦情欲真的能抵挡生之无力感?


《CROSSOVER》 (2002)

这两个人的这次 “CROSSOVER”更像是一个偶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或者这正是“CROSSOVER”的本意,在也仅在交会的一刻互放光亮。

《这么远,那么近》里哥哥把声沙沙的说“我由布鲁塞尔坐火车去阿姆斯特丹,望住个窗外面飞越过几十个小镇,几千里土地几千万个人”——就是这样吧,末了终归是孤独,人山人海里的孤独。而“灯塔”,若说那是阿莫多瓦的灯塔,《欲望之规条》里璜要给柏宝看的灯塔,你会不会相信?黄耀明自己也讲这歌非常有画面感,他说那好像奇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冥冥中自有叫作命运的东西。所以才会有咫尺天涯这种事,“我怀疑我地人生里面,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已经错过咗了”。

《如果你知道我苦衷》实在适合黄耀明来翻,一来是早年的歌编曲本来旧,原唱周小姐又一向中规中矩做玉女,所以留给remix的余地非常大;二来单单听原版就已经可以想象这“苦衷”的“衷”字,可以如何万般幽怨的自黄耀明唇齿间吐出。结果,当然不会失望。


《我的廿一世纪》 (2003)

黄耀明版的“2003: A Space Odyssey”。他像一个被遗落在时间荒原上的存在,由NOW去到THEN,“以一瞬间,越过无限”。

比如越过了古早古早前卜卜脆的少年,和那些如影纱事:图书馆、水手服、松阪屋,舞池、派对,一个牵挂的身影,一句铭心的叮嘱,曾经的迷恋,曾经的愤怒……“几多信仰,今天已不再绝对;几多个偶像,热潮未减退”,听见这样的问题,人就老了,连从前的自己都下落不明了,何况别人?

《攞命舞》里那句“救命”听到耳朵里让人魂魄出窍,多久没听过黄耀明把嗓子这样清亮紧张的拔上去,单单为这两个字爱这首歌都可以。

《Mon Chocolat》,周耀辉的词写得暧昧,若有若无的挑逗想象力,让人吃不准是他心邪还是自己心邪。可这冰河期的朱古力,事实上是开辟鸿蒙便已然存在了的欲望味道吧?所以就知道了这次是他来写爱欲系列,下篇是《黑房》。假如只听头一段,那是毫不避讳的情色笔触,没想到的,是之后舌尖越舔越形而上,情色的意味奇迹般的消解在古乐府似的一唱三叹中,那么简直可以接着唱下去,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明日之歌》 (2004)

顾嘉辉这个名字之于黄耀明,是不是就如同达明之于你我?

年少时的迷恋,事后往往很难用一个干手净脚的“喜欢”来形容。当时不外精力无处挥霍,碰到什么就是什么,可后来渐渐有了不同,一直陪到现在的,都是血肉相连,假如有一天连这些都放手,那大约是整个价值观给颠覆了。可当初一样是无心无思的邂逅,于是感激。

所以很不必拿《明日之歌》去比《人山人海》,私人的情结,换了你,如何取舍?

怪不得连何秀萍都念念不忘,《上海滩一二三》补缀得天衣无缝,根本是晴雯手底下的雀金裘。这些年来,黄耀明的声音愈发的水气弥漫,常常天然就是带了和声出来的,若是调子高高扬起来,比如唱“爱你恨你,问君知否”,那么头皮一阵麻上去,魂飞魄散,一定他想听什么答案都说给他。

张爱玲说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好比《翡翠剧场》余韵未了,人都已历了九世九劫,何况戏里戏外,也不知谁更似一出戏。然而这是顾嘉辉的新作,于是别的都可以放到一边去,故人不仅无恙,反而更好,还有什么比这更教人高兴的?


附录:

《五饼二鱼》 (1996)
没见过比《五饼二鱼》更适合做remix专辑名字的了,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春光乍泄》有那么多版本,也撑不起这个名字。然后,《小王子》终于出现了,“你年龄不变,我灵魂幼嫩”,那么黄耀明就是小王子。

《风月宝鉴》 (1998)
林夕煲了那么多心灵鸡汤,难得在《风月宝鉴》里有机会落一次毒:撕去了衣裳,还有送抱的脸,烧了这张脸,还有似舌火焰。音乐则大调小调大调的兜兜转转,用黄耀明自己的话说是“忽明忽暗”。黄耀明写的文案也好看,虽然据说是林夕帮忙润色的。

《下世纪再嬉戏》 (1999)
因为《暗涌》,提一下这张精选,虽然《暗涌》最早收在《愈快乐愈堕落》的电影+舞台剧原声牒里,然而《暗涌》的好处其实大概也不必多说。那种沉郁、幽暗、滞重对比王菲原来版本的轻俏流利,才让人相信,深情这回事,毕竟还是有的。

《有明岁月》 (2000)
《漂流睡房》倒数2’40处,有一段歌词如念经,如果把声轨倒过来放的话,歌词是: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新鲜的寂寞新鲜的汗
想找到极乐登彼岸
然后到世界最远的房看看

《光天化日演唱会》 (2000)
关于这个演唱会,陈珊妮曾说“黄耀明擅长做一些做作的东西,但不会让你觉得讨厌,因为做作有一些是好的”,这样就想起来溜狗、按摩和不止所云的跳舞,好像是没什么道理,可舞台上就有了某种气氛。当然还有比CD版好听的《再见二丁目》,主要是编曲更入耳。

《PRETTY HAPPY & GAY》 (2002)
《一一》有点像《十个救火的少年》,当然音乐和歌词的反差没那么大。调子是快乐到晕眩,歌词乍看也是火树银花盛世来临,不过周耀辉几时写过这样毫无保留颂歌?况且,“灿烂那一刻要有座位……看到盛世要歌颂,若还未做到更需要庆祝”,这几句歌词,怎么看都是冷笑而不是笑。

《acoustic…and a little more》 (2002)
基本上是2001年拉阔音乐漫游日的现场录音,那次黄耀明把suede的《Saturday Night》翻得很好听,Brett Anderson的声音很神经质,黄耀明的版本则淡定得多。

《黄耀明满天神佛攞命舞会 03》 (2003)
亮点当然是刘以达的出现,看到达明在台上唱起那些青春残酷物语,连时间都会倒流。而且,那场演唱会也是如今能在红馆看达明重组的前因之一吧?
---------------------------------------------------------------------------------------------

《刘以达与梦末世极乐》 (1992)

黄耀明在音乐工厂里满腹心事不知从何说起的时候,刘以达则找来一个新的声音“梦”,然后在《末世极乐》里,放手实践他对民乐的心得——你当然记得,《天问》中的筝和鼓一早露了端倪。

音乐是真的做的好,从不忌讳层层叠叠,乃至匪夷所思的把牧童笛和洞箫共冶一炉,却还是“繁花似锦”的 “繁”。丝竹声声带起来小调味,那么就是“末世”这两个字了,商女不知亡国恨。刘以达说这张专辑“落重心机去做”,他没夸张。

《玫瑰园》是其中最为人知的一曲。鲜明的节奏感,鲜明的九七情结,“然后紫荆花,跟牡丹花,那朵会更高”。若说有遗憾,也就在这里了。如果歌词可以再隐讳一些,是不是想象的余地也就更大一点?如果梦的声音可以再收敛起一点苦情,是不是不动声色讲宿命反而更有力道?


《诱僧》电影原声 (1993)

《诱僧》拿了第三十届金马奖的最佳电影配乐,后来刘以达曾经说,“以为可以多接一点电影配乐的工作”,然而从头到尾,算上官立小学那张,出了碟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当听着《诱僧》如此惊艳,想到那些再找不到了的,到底意难平。

既然《诱僧》的故事在胡汉杂处的初唐,索性就大量用二胡、三弦、阮和埙,反正刘以达天纵奇才,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于是音乐里有肃杀,有妖艳,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有一将功成万骨枯,有风光霁月的明媚,也有天不容问的苍凉。

李碧华小说改的电影里,无疑是《霸王别姬》最好,但气质已经是陈凯歌的了。反而罗卓瑶这部《诱僧》最得李氏原汁原味的血腥吊诡,爱恨生死去得尽,连妆都浓艳得失了时间感。那么,也须得刘以达这样风格强烈的音乐,才压得住、配得起。


《秋月》电影原声 (1994)

《秋月》写在《诱僧》之前,出版在《诱僧》之后,刘以达说“先创作了电影的配乐,然后才计划再制作与重灌成唱片”,所以有时间精雕细刻,就借里头一句歌词来形容好了:多么美丽,叫我承受不住。

刘以达对民乐的着迷,自达明散了算起,直到《麻木》才是一个小结,之间的专辑也好,电影原声也好,几乎都有迹可循。《秋月》自然也不会例外。况且电影讲九七移民潮和异族文化的碰撞,所谓故乡,就在锣鼓丝竹里面。

《说不出》的词,周耀辉填的很漂亮。“心事如尘一样细碎”,这种细腻感觉,他是把握得顶精准的。然而最动人的一曲,却还是通篇粤语独白的《儿歌》,白发苍苍的阿嬷,关于子孙后事的喃喃祷告:几时观音娘娘要阿嬷返归,阿嬷都一样几开心,最紧要保佑我(o既)仔仔孙孙长命百岁。得闲呢,就返来……唔得闲,就唔使返来了,阿嬷呢,要葬在佛教坟上,一定呢要葬在山顶,高点,要越高越好,(目弟)看得见我(o既)仔仔孙孙出入平安、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那么眼泪就要下来了。话是不能再朴素了,说的也平静,可放到九七移民潮下看,真有无处话凄凉的况味。背景配乐的偷天转日则是神来之笔,始以钢琴结以古筝,点的是华人故国之思的题。


《醉生梦死:湾仔之虎》电影原声 (1995)

有时候会觉得达明之后,刘以达的专辑在音乐上绝对只有惊喜,不会有遗憾,弱点就通常在概念把握上,或者下手太实,或者空落落的不贴心。反而是他的电影原声碟,来得更像概念专辑,反正就算丢开人声,他的音乐都令人沉溺。

《醉生梦死》虽然发行在《麻木》之前,但血缘是和《三个受伤的警察》更近,走的是哥特音乐或幽暗暴戾或糜烂凄美的路数。

暴戾如《死仆街》,先是空气里带着诡异回声,像阴郁的夜雾天,然后节奏密而不乱的走,越迫越紧但依然不乱,所以不必画面都可以想见,一定是什么预谋要发生了。随后的《对不起我劈你》,音乐则陡然一亮,节奏也放缓了些,应该是慢镜头的杀戮。

点题的《醉生》、《梦死》就凄美,冷冷的女声吟唱,于是明白真的没希望了,死亡是最凄美的沉溺,也因此从一开始其实结局就已注定。

难怪整张碟的曲名都不避脏字,能暴戾起码是还活着。


《麻木》 (1996)

1995年尾,黄耀明出版了《愈夜愈美丽》,1996年5月,刘以达出版了《麻木》,而后,达明的十周年重组,真是鲜花着锦的几个月。后来,《愈》通常被看作黄耀明个人生涯最出色的专辑,而同样,《麻木》也是一个人的刘以达最教人念念不忘的好。

比如说,刘以达声音的勉强、沧桑、用力、辛涩,成就了《爱因斯坦与普罗米修斯的梦》里那一番教人酸楚的悲壮,“谁能在冷雾里夜里悄悄去偷火炬,谁能在午夜噩梦里仍然前行不退……往上推,力气渐衰,又奋力推”,一个力气渐衰接一个奋力,便是悲壮。同样用鼓用电吉他,这里出跳的是二胡气若游丝的呻吟,险险乎被鼓点盖过,一个风口浪尖的跳转,再缓过气来托一把歌声里的凄然。

从《秋月》到《麻木》,胡蓓蔚的出现,几乎让人以为刘以达找到了另一把心意相通的嗓子。《我的天》之清丽犹胜王菲的《流星》,等到唱起《了了》,却野了起来结实又有张力。那么关淑怡,大概没有人会比她更适合唱《缱绻28800BPS》,那样一束电波般的脆弱质感。

可最大的亮点始终是刘以达的音乐。阮、二胡、新疆琴,和吉他和贝斯和鼓,和电子合成器之间天马行空的组合,做出来藏乐味道的《我的天》,迷幻摇滚式的《了了》,冰冷电子的《缱绻28800BPS》,典型的新疆民歌《Aijahan Aj duniya》……所以说刘以达是天才。


刘以达官立小学《三个受伤的警察》电影原声 (1996)

《三个受伤的警察》虽然打的是官立小学的招牌,然而延续的是达明的《迷惘夜车》、《今夜星光灿烂》里狂躁青春之后的生命追问。当日无从排遣的残酷青春,终于在斗转星移中,成就如今暗无天日的……担当。始终是边缘的小人物,始终面对暴虐的命数无力又企图追问,愤懑不能如惨绿少年轻易挥洒,有铮铮铁骨长成,亦要有三分担当。

全碟起自《昏睡》,结以《昏(昏欲)睡》。间以二十支曲子,多以单字命名:《炽》、《栗》、《刈》。符咒般惜字如金、幽微难测,于是也有了冥冥中注定的宿命意味。

《昏睡》凌厉乃至狂暴,却华美,高潮处电吉他破空而出璀璨似烟花散落,只瞬息,“翻天火舌鲜艳”。

压轴的《灭》恍惚是对决的光景,终于鼓点若裂帛带弦乐喷薄而出,最后收在鼓声渐行渐远的散荡回音里,纤细的弦音隅隅独行,归于暗哑。

终是一个死局。

便响起来《昏(昏欲)睡》的前奏,木吉他铮铮淙淙的悠扬是晦暗调子里的难得的一抹温情。惟出现在末尾,若非残阳如血中幕幕宁馨闪回,亦是丢开伏脉的虔虔祈福。——是由衷的不忍罢。


《水底乐园》 (2001)

从《麻木》算的话,转眼又五年,五年让刘以达变成谐星,让关淑怡黄秋生变成范晓萱夏韶声。

范晓萱唱《最好的爱煞人武器》,前奏是清甜的三拍子,唱出来却是洛丽塔一样的性感,少女的天真魔鬼的诱惑,把欲望逼进死角,“最好有把锋利刺刀,插于心脏里,你的血色淹没我嘴,我的心便醉”。吸血的意象,始终是有强烈的情欲暗示。

全器乐的《水底乐园》在两把吉他的清丽里,隐隐有浪涛拍岸的响动,那么应该还有月华如水。

如此《故居夜游》便有了沉船的朽味,“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徒留隐隐鬼气。歌的调子走得平,气氛渲染却交足功课,尤其几处叠字时配合夏韶声的吐字,有种放弃抵抗的沉溺感觉。夜游故居想必是断井颓垣都映出一个从前的自己,在迷离夜色里,看岁月燃尽的灰。难怪刘以达说“好有感情,做的时候真的流过几滴眼泪”。还是想起他唱过:信不信都好,我一切安好。

茫茫如水一般日子淌过……笑一笑已苍老。


附录:

《The Works 1991-2001》 (2001)
唯一的新作是《堕落天使》,唱这首歌的又是一个新的声音,石嘉欣。声音厚实冷漠,跟《水底乐园》的戴辛蔚比较接近,但更硬气,更不带表情,那么没心没肺的似的,反而很衬这首歌。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