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家装验收标准将实施 装修合不合格先嗅空气

发表于2004-05-08
室内空气谁来“嗅” 据悉,上海市《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即将于本月15日开始正式执行。该标准首次将室内空气质量、排水管道、电气和卫浴设备作为强制性验收条款列入其中。本报近日推出为市民免费检测空气质量整治活动,为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新《标准》,记者访问了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一番解读。 消费者要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首先应该要找放心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专家提醒,应该选择经过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检测机构,而且最好是选择长期从事环境检测或建材行业的检测机构,这些属于第三方的检测机构能给出具有法律效应的检测报告。 专家介绍,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时间是在装饰装修彻底完工后的一周左右,这是因为7天后各种污染物浓度基本会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如果碰到一些所谓“现场出结果”的检测,消费者们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因为检测报告出来一般需要2-3天,最多则不超过一周。此外,要做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应该在家具被搬入屋内之前完成。由于家具本身可能改变室内的空气,所以一旦将家具搬入装修完的房屋,空气质量的检测点就会从原来单一的“装饰装修室内空气质量”变为双重的“装饰装修室内空气质量+家具”。 至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收费标准,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本市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标价。据了解,通常情况下的空气质量检测的基本费用在1500元左右,而房屋面积的差别对于收费影响不是很大。 验收强制性条款室内空气质量是重头 新《标准》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四项强制性验收合格条款:室内空气质量、排水管道、电气和卫浴设备。也就是说,只要这四个验收项目里有一项不合格,那么总体工程的质量就被判定为不及格,业主有权拒绝收房并让施工的装修公司进行整改,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据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杨勇介绍,之所以要在《标准》中明确规定强制性条款,是因为这四项装修内容切实关系到了消费者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其中,又以首次出现在标准验收项目中的室内空气质量一项最值得人们重视。 新《标准》将游离甲醛、氡、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5项指标明确列入了室内空气质量的验收项目,如果在验收时有一项不合格,那么室内空气质量就等于不“健康”,意味着这个房子不能住。比如《标准》中规定了游离甲醛的浓度限量必须小于每立方米0.08毫克,也就是说普通人在进入这个空间时,应该基本闻不到什么刺激性味道。如果一进门就觉得气味刺鼻,那么甲醛在空气中的含量很有可能已经超标了。 专家表示,在以上五项指标中,虽然市民可能只对甲醛比较熟悉,但是其它四项,尤其是最后一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也应该得到重视。这是因为相对于会明显令人感到不适的甲醛,有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能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让人感觉到不适,甚至于有些具致命性的气体还会散发出一种香味。 不合格就整改专家建议把握材料源头 碰到装修验收不合格的情况,消费者该怎么办呢?《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施工方应该对不符合验收的项目进行整改,然后对该整改项目进行复验,直至符合要求。 相关人士建议,有效避免新居装修验收不合格,关键还应该从源头上去把握。如今的装修市场上,建材的品种繁多、品质也是参差不齐。尽量选用A级产品,也就是节能、环保、安全的材料,拒绝劣质产品,可说是保证日后住宅装饰装修验收合格的重要预防手段之一。同时,在施工前就有意识将《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列入装修合同,也是消费者避免不合格装修的关键。据悉,有关部门正准备对如今使用的装修合同进行相应修订,以确保《标准》被列入合同中,有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记者从上海市闵行法院、静安法院以及市第一中级法院等多家法院了解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消费者装修后因空气质量不达标准而将装修公司告到法院的案例发生。静安法院李鸿光法官介绍,在以往的装修案例中,问题主要集中在地板开裂、管道安装不合理等方面,未有因空气质量讨说法的。上海市襄阳律师事务所刘明律师分析,这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对居住的空气质量尚未重视到一定的程度,在装修问题上法制意识不完全,不少消费者往往认为装修后,居室内有气味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装修后居室的空气质量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还不是很了解,对由“推荐运用”升格为强制执行新的《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了解不深。另外,即使是有这方面意识的消费者,也往往因为诉讼成本大,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等原因选择私了的方式解决。
发表于2004-07-17
装修除了花钱!还要有时间!真是顾不上来呀!!!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