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姐,房哥,终于刷到史诗级装备“隐身衣”了

发表于2013-02-18

2012年下半年以来,频发的“房叔”“房 婶”事件令住房信息系统成为一些官员的梦 魇。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加紧出台了房屋信息 查询规范,这些规范对输入人名查询名下有多 少套房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专门约束,这在 此前已出台的规范中并不多见。

漳州、盐城严禁“以人查房”

2月16日,福建漳州市发布消息称, 为“进一步处理好物权公示和隐私保护的关 系”,漳州近日出台了《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 询暂行办法》。据此办法,除申请查询本人房 屋信息和国家公检法等机关的协助查询外,严 禁以姓名(名称)为条件进行查询,只能以明确 的房屋座落或房屋权证编号进行查询,查 询工作人员对房屋权属信息的内容保密。漳州 市并将强化落实相关问责机制。

江苏盐城市日前亦出台《盐城市房屋登记 信息查询管理办法(试行)》

有条件查询和限制查询。

房保障部门、律师等通过一定程序,其他情 形“一律严禁‘以人查房’”。

个人住房信息的不正常流出,“引发了部分市 民对个人住房信息安全的担忧,社会各界也颇 为关注”。

据记者了解,“房叔”“房婶”事件后,北京 市建委也在内部明确了纪律,个人一律不准进 行类似查询。在2012年底的广州“房婶”事件 中,后经广州市纪委调查,信息即是番禺区交 易登记的一名编外人员受人所托,没有经 过任何审批违规查询。调查还显示,68岁 的“房婶”李芸卿名下购房资金都来自父辈遗留 房产的拆迁补偿款等合法收入,并无违法违纪 现象。

本文来源于广告公司网站www.ruijiead.com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