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有一丝牵挂将我遥遥牵引

发表于2004-05-25
有一丝牵挂将我遥遥牵引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五月来了,北京的五月清新可人,柳丝在风中起舞。偶尔还可以在路边看到成堆散落的柳絮,它们在三四月的春风中翻飞累了,现在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懒懒的蜷缩着。

    五月的阳光已经充满暖意,在山城群山的拥促下一定更加显得妩媚动人,我们的婚礼就在去年这个团花锦簇的时节举行。之前我辞掉了那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我要专心致志的来操办我们的婚礼,因为我一直以来总是忙,总是没有时间。
    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对着我的电脑显示屏发呆,脑海里不断浮现那时候的每一个片断,一切的乏意、倦怠和紧张的心绪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来到北京是一个偶然。新婚中的我接到一位老先生的电话,一位我很尊敬的行业内的前辈。他说,“过来这边吧,我给你一个平台。”
先生的电话足足打了一个小时,条件和情面都让我没有理由拒绝。
新婚的妻子在旁边听着我打完电话,然后说了句:“去吧,不要担心我。”
于是,我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曾经是自己最伟大的梦想。激情很快退去,就像是一夜开遍的梨花。接下来便是如陀螺般旋转的工作节奏,要停下来的时候便使劲抽自己一鞭子。

    有一天打开PDA查找朋友的生日,忽然发现在爸爸、妈妈的信息栏里居然有好多空白,只有一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电话号码。我的脑袋像是被人狠狠的打了一拳,直冒金星并有流泪的冲动。我突然发觉自己居然不能确切的说出父母的生日。以前农村的人都使用所谓的农历,而现在我们已经很少关注这个了,我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农历是几月。但是这不能成其为我记不住他们生日的理由,二十几年来,我几乎都在他们身边,每次都是亲戚们来给爸妈贺寿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天是他们的生日。而爸妈却总是会在我生日之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念叨着怎么给我过。而我,他们的唯一的儿子,居然二十几年都没有记住他们的生日,没有想到过他们的生日。
    在家的时候,我时时刻刻都在想我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事业,从来不曾为父母想过。现在远隔千山万水,我的心灵开始忏悔。我不敢打电话问爸妈,也不敢问姐姐,虽然现在我很想知道他们确切的生日,但是我知道这样做他们一定会很伤心。我给妻发了一个短消息,叮嘱她今年亲戚们来咱家给爸妈祝寿的时候偷偷记下农历的日子。

    一个朋友在QQ上给我说,他的母亲过世了,他马上要回老家奔丧。我好好的安慰了他一番,他说,他想出去喝酒。我说出来吧,我陪你喝。
我们俩相对无言,都死死盯着酒瓶,仿佛是我俩共同的仇人。
三杯酒下肚,朋友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全然不顾周围的食客。他嘴里不停用潮州话嘟哝着什么,我听不明白,但是我从他痛苦的表情和挂在眼角的泪水上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这种痛让我忍不住跟着落泪,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来,喝酒,我们一醉方休。”
    我们都不胜酒力,那晚我们烂醉如泥,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声用各自的家乡话大声吼叫,我不知道他说些啥,他也不明白我吼的什么。路边行人惊奇望着我们,他们一定在心里狠狠的骂着这些该死的外地人。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做乡愁,什么叫离愁。
    浑身瘫软的躺在寂静的床上,大脑在酒精的作用下犹如刀割针刺。但是我却无法让它停止思索,妈妈的关节炎不知道是不是还是时常发作,这种慢性病不好治,和牙疼一样,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疼起来就麻烦。幸运的是父亲的身体一直很棒,只是烟抽得比较厉害,他一辈子都任劳任怨,不与人争长短,豁达的心态让我又感到一丝宽慰。突然想到曾经答应抽时间和他们一起出去旅游,至今仍然没有兑现,不觉心里又是一阵翻滚。于是我默默为远在二千七百公里外的父母祈祷,祈祷他们平平安安。

每天还是照例收到妻给我发的短信,都是些显得无聊的对话。
“吃饭了没有?不要总是不按时吃饭,不然胃病又要犯了”
“吃了,没事,不要担心我”
“最近非典闹得凶,要注意预防,少出去”
“知道了,现在到处都是宣传”
……
晚上十二点,我正在电脑上敲敲打打,电话响了。拿起电话,那头一片沉默,我知道是她。
“我想你”声音如游丝,透过听筒的小孔钻进我的耳朵,直奔向我的心。
“……”我沉默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现在已经养成了另外一个坏习惯,就是晚睡,不到凌晨两点不能躺下。我要让自己的思维完全停滞了才能入睡,否则脑海里总是浮现她的影子,但是可怕的是我总是想不起来她确切的面孔。我惶恐不安,仿佛她离我非常遥远。
    她在电话里给我说两岁的外甥第一天去托儿所就丢了一只鞋,我们都很开心的笑了。那是家里的一个开心果,一个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坚强的小孩,两岁开始坐我给他买的塑料儿童车去放下坡,最后摔在路边的垃圾堆里,带着满脸的小伤口爬出来,没有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过去了,小家伙应该长高了许多,也应该更加调皮了。
    手机费不断下调,IP卡折扣也越来越低,这是好事情,我可以经常和家里人通电话。小家伙在电话里问我:“舅舅,你现在在飞机上的呀?”他似乎以为我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坐飞机也要一年半载。

    一次,碰到一个同乡,两人一拍即合,直奔重庆火锅店,释放一下那被压抑了太久的胃虫。两个人一边烫火锅一边倾诉着北方饮食的辛酸。把北方人推崇备至的涮羊肉和老北京炸酱面说得一无是处,还引来邻座几位北方大汉的怒目。我想,要是他们在重庆,也许还更惨吧,因为重庆可没有老北京炸酱面和炒饼,而火锅却是烧遍了全中国,不禁暗自高兴了一回。

    朋友给我说,我们这叫“北飘”。我问他怎么个飘法,他说自己也没有仔细想过。反正觉得自己就像生活在空中,上不挨天下不着地,就像一只风筝。
现在正是纸鸢高飞的时节,看着窗外在半空中翻飞的风筝,思念便涌上心头。我知道自己也是一只风筝,从家乡起飞,随着风来到了遥远的北国,不知不觉就是二千七百公里。而那根牵引着我的线,居然越过千山万水都未曾断过,依然将我牢牢的拽住。
    也许,这就叫牵挂。
发表于2004-05-28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