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购房者为何明知房地产有泡沫却偏向泡沫行?

发表于2009-09-18

最近,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和有关机构的调研报告均显示,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由低迷转向回升的势头。虽然据此做出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的判断还为时过早,但购房者明知房地产有泡沫仍然奋勇冲进泡沫的动机和行动却值得我们深究。

房价收入比是房地产泡沫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从本质上讲房价收入比与房价泡沫的概念完全是同质的。从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我国许多热点城市存在房地产泡沫,这是不争的事实。

房价已远远脱离普通民众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点普通民众有着更直接的体会。然而,现在购房者为何明知房地产有泡沫却偏向泡沫行?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愈演愈烈、风靡全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印钞票”,指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以达到市场金融业恢复“正常”放贷,最终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央行注资的主要途径,包括大量印钞票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

3月18日,美联储发表声明,将在未来六个月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同时宣布还将再购买房产抵押债券7500亿美元,这标志着美国正式进入“量化宽松时代”。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后,全球货币体系立即出现了剧烈波动,美元走软使其他经济体货币升值。瑞士央行迅速抛售瑞士法郎购买欧元等货币,瑞士法郎随即贬值500点。英国、日本等主要央行纷纷跟随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5月7日,如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最终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从1.25%降至1%,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并原则同意用欧元购买600亿左右的债券。这意味着欧洲央行正在跟进美、英等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为什么这些主要经济体央行要让本经济体货币主动贬值?这还要从日本说起,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经济衰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扭转经济通缩局面,直至2001年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才有效改善日本经济长期通缩局面,促进日本经济转向繁荣。最近,欧美等国形势与当年日本有些相似,百般无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量化宽松”来促使国内经济复苏。

日本“量化宽松”的历史已经昭示天下: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于向全世界发行本币,最终是向新兴国家输出通货膨胀。而且,美元有别于日元的是,美元是强势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元量化宽松掀起的风暴最终后果如何现在还很难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条件下,当发达国家纷纷“量化宽松”时,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唯一的宿命,否则,等待它的必然是输入性的货币升值。而在经济衰退时允许本币升值无疑是用经济自杀来治疗经济衰退。

今年以来我国新增信贷已经超过5万亿元的历史天量,而且不难预计这种史无前例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不得不继续下去。信贷狂飙的最终后果可能是剧烈的通货膨胀突然出现。

从某种角度说,通货膨胀其实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一方面,货币泡沫或将大过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中国民众来说,现在唯一能够以负债的方式对冲通胀风险的,惟有购房按揭贷款。在这种大背景下,购房者在房地产市场表现出 “明知有泡沫偏向泡沫行”的举动也就很好理解了。

(作者为资深房地产评论员)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