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清明节这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发表于2018-04-08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发展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

除扫墓祭祖是每个地方都要举行的活动外,从此,清明时节各地将举行当地的多种习俗活动。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华宇小泉雅舍,背倚约35000亩南山森海,生态环境优越,负氧离子溢满生活,全年温度适宜。同时南山名卉奇草资源繁茂,是孩子的天然植物园。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