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 建筑 节能 技术 设计 管理 标准政策大纲

发表于2007-03-23
建筑节能 
    目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超过420亿平方米,年竣工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其中大部分为高耗能建筑,居住和公共建筑用能增长迅速。新建建筑应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积极开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使建筑能耗大幅度降低。

    1.1建筑节能设计技术 

    1.1.1严格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按照建筑用途和所处气候、区域的不同,做好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及采光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建筑节能评价体系。 

    1.1.2完善、规范符合我国国情与节能标准要求的管理技术 

    发展适用于各种建筑的用能模拟软件与节能设计计算及审核软件。发展建筑用能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与设备。 

    1.1.3发展建筑节能标准化,完善建筑节能标准系列 

    制定并不断更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改造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运行标准,建筑节能产品标准,以及有关热工性能及能耗检测方法标准,并编制配套的节能设计标准图集。 

    1.1.4加快墙体材料改革,研发节能节材结构体系 

    1.2建筑墙体、屋面和门窗节能技术 

    1.2.1推广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的外墙和屋面,特别是外保温外墙和倒置屋面 

    发展以粘贴、钉挂、喷抹和浇入方法复合的多种外墙外保温技术,特别是工业化方法建造技术。在严寒和寒冷地区淘汰外墙内保温技术。研究保温墙体防火、防潮、防裂技术。 

    1.2.2研究、发展绿化遮阳、通风散热和相变蓄热技术 

    完善倒置屋面、架空屋面、种植屋面与反射屋面等技术。 

    1.2.1发展节能窗技术,控制窗墙面积比,改善窗户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研发玻璃节能技术,推广采用中空玻璃,提倡充入惰性气体,推广低辐射率(Low—E)玻璃、太阳能控制低辐射(Sun—E)玻璃。低导热率的间隔条。推广断桥、复合、加设空腔等技术,降低窗框的传热。严格窗框与窗扇、窗框与墙体间的密封。推广窗户遮阳,发展活动外遮阳技术。 

    1.2.4限制玻璃幕墙的使用,提高玻璃幕墙节能要求,严格控制玻璃幕墙能耗、发展双层通风遮阳式幕墙 

    1.2.5推广能耗较低的高效保温建筑材料和制品,研发相变储能材料和薄膜型热反射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1.2.6研究和完善隔热涂料的应用技术,在夏季有隔热要求的地区推广应用 

    1.1采暖和空调节能技术 

    1.1.1发展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城镇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1.1.2发展优化配置冷、热源技术,避免低负载运行,提高采暖空调和热泵系统运行时的实际COP值,推广建筑空调和采暖系统风机和水泵变频调速技术 

    1.1.1研发各种空气热回收技术与装置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如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纸质全热交换器、热管式显热换热器、空气—空气换热器和溶液式全热回收器等。提倡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冷却能力转移建筑内热量,如过渡季利用室外新风方式、冷却塔换热方式等。 

    1.1.4发展地热源、水源、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污水源热泵技术 

    一般情况下不应采用直接电采暖方式。提倡蓄冷、蓄热空调和采暖,尽量利用电网低谷负荷。 

    1.1.5发展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利用设备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太阳能采暖制冷技术 

    1.1.6发展燃气空调,在夏季电力不足地区推广使用 

    1.4采光和通风节能技术 

    1.4.1发展利用自然光技术 

    1.4.2发展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合理组织室内气流路径 

    开发住宅用手动或自动调节进风量的通风器。 

    1.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1.5.1研究分析既有建筑现状,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评估体系 

    1.5.2研发、推广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结构、不同构造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 

    主要包括外墙增加外保温、隔热、屋顶加设倒置屋面、平屋顶加设坡屋顶、窗户改为双(三)玻中空及Low—E、Sun—E玻璃、窗户外侧增设活动遮阳卷帘,玻璃幕墙设外夹层,入口加设外门等技术。发展单管串联采暖系统改造、加设温控阀及热计量表的技术。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