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政府制定房价控制目标就像“回家的诱惑”!

发表于2011-04-18

突然发现,一部涵盖出轨、报复、离婚、道德底线等众多敏感话题的关于婚姻生活电视剧,在谍战片海中突围了出来。

这是一部改编自经典韩剧《妻子的诱惑》,由韩国美女秋瓷炫、香港红星李彩桦、内地小生凌潇肃领衔主演的都市时尚情感大戏,讲述了一个温良贤淑的柔弱少妇成长为独立坚强的都市女性的蜕变历程。据说,该剧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收视不断创下新高,最高收视率已破5以上,收视份额更高达23%以上,打败了6年前的韩剧《大长今》,成为了湖南卫视除《还珠格格》以外的最高收视纪录,也成为近10年来省级卫视第二收视率的电视剧。

这本是一部普通再不过,顶多算二、三流的电视剧,却突然成为都市人热议的话题,这不能不说是填补了这段档期人们空虚的精神空间,更是在暗合这个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

这个现象投射到房地产调控上却是十分有趣的,可能比电视剧更真实,更有吸引力。

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以来的一系调控,直到现在“史上最严厉”调控,就像是在回归,但却经受不起房价上涨的诱惑,一次次变成“空调”。当然,2008年-2009年,政府为刺激经济是自动“投怀送抱”。这期间的波折,如果拍成电视连续剧,其情节也算是“跌宕起伏”,吸引的观众绝对是万人空巷,足以让人们悲喜交加……

时下,戏演到了政府制定“房价控制目标”。据“新国八条”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而离“新国八条”规定的最后时限,只剩下一个星期,而截至3月28日,目前已有银川、贵阳、昆明、佛山、岳阳、沈阳、丹东、榆树、合肥、兰州、西安、济南等共计39个城市公布了控制目标,多数为二三线城市,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则均无动静。这意味着,全国90%城市房价控制目标难产。

而就在3月28日晚,上海市政府刚刚公布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2011年度上海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新建保障性住房面积高于商品住房面积,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关于“房价控制目标”,社会心理总体表现很是纠结,要么很难评价、不关心,要么都理角解为“限价目标”、“涨价目标”。

实际上,本人认为,政府制定“房价控制目标”就像“回家的诱惑”!房地产市场必将由青涩走向成熟,只目标,就意味着回归有了方向。

不少人注意到不少地方公布的房价目标涨幅多与当地GDP增幅等挂钩,大多在10%左右,几乎所有城市都没有提到“降”,这不免让人有些失望。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惯习思维,或是一种愿望,而与实际情况总有一定差距。

这种心理差距的现实就是中国政府不希望房价暴跌,否则就不会下重手调控,当然调控效果也需要时间来检验。而政府制定调控目标,总比不制定好,殊不知,2005-2009年的房价就如脱缰野马,根本没有目标,根本不把GDP、工资增长、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放在眼里,房价收入比更是摆设。

或许,房价上涨太久了,突然有了目标,大家都不习惯了,希望政府这次制定“房价控制目标”,一定要经久得住诱惑。

或许通胀背景下,房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没有“道德”的重心,迟早会“忽喇喇似大厦倾”。

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以来的一系调控,直到现在“史上最严厉”调控,就像是在回归,但却经受不起房价上涨的诱惑,一次次变成“空调”。当然,2008年-2009年,政府为刺激经济是自动“投怀送抱”。这期间的波折,如果拍成电视连续剧,其情节也算是“跌宕起伏”,吸引的观众绝对是万人空巷,足以让人们悲喜交加……

时下,戏演到了政府制定“房价控制目标”。据“新国八条”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而离“新国八条”规定的最后时限,只剩下一个星期,而截至3月28日,目前已有银川、贵阳、昆明、佛山、岳阳、沈阳、丹东、榆树、合肥、兰州、西安、济南等共计39个城市公布了控制目标,多数为二三线城市,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则均无动静。这意味着,全国90%城市房价控制目标难产。

而就在3月28日晚,上海市政府刚刚公布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2011年度上海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新建保障性住房面积高于商品住房面积,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关于“房价控制目标”,社会心理总体表现很是纠结,要么很难评价、不关心,要么都理角解为“限价目标”、“涨价目标”。

实际上,本人认为,政府制定“房价控制目标”就像“回家的诱惑”!房地产市场必将由青涩走向成熟,只目标,就意味着回归有了方向。

不少人注意到不少地方公布的房价目标涨幅多与当地GDP增幅等挂钩,大多在10%左右,几乎所有城市都没有提到“降”,这不免让人有些失望。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惯习思维,或是一种愿望,而与实际情况总有一定差距。

这种心理差距的现实就是中国政府不希望房价暴跌,否则就不会下重手调控,当然调控效果也需要时间来检验。而政府制定调控目标,总比不制定好,殊不知,2005-2009年的房价就如脱缰野马,根本没有目标,根本不把GDP、工资增长、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放在眼里,房价收入比更是摆设。

或许,房价上涨太久了,突然有了目标,大家都不习惯了,希望政府这次制定“房价控制目标”,一定要经久得住诱惑。

或许通胀背景下,房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没有“道德”的重心,迟早会“忽喇喇似大厦倾”。

发表于2011-04-19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