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10月CPI今日公布 PPI涨幅高出市场预期

发表于2007-11-14
昨天(12日)开始,10月份的系列敏感宏观数据拉开大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工业品价格月度报告显示,今年10月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2%,增幅仅次于今年1月份的3.3%,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并且高出了市场3%的预期。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将于今天公布10月份CPI(消费品物价指数),市场普遍预期不乐观,纷纷预测铁定要在6%以上高位盘整,更有机构预测CPI将再创新高。 

    尽管央行上周六刚刚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市场担心PPI回升会传导到CPI上,未来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加息预期依然笼罩市场。 

    PPI同比上涨3.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PPI数据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同比上涨3.2%,高过市场预期的3%。实际上,在国家系列控制涨价措施下,今年PPI数据从4月份的2.9%高位一直往下走,并在7月份创出2.4%的年度新低,但8月份开始,PPI开始反弹,不过幅度都比较轻微,连续两个月的反弹幅度都控制在0.1到0.2个百分点。 

    但10月份的PPI环比增幅高达0.5个百分点,创造了今年增幅的新高。1~10月累计,PPI同比上涨2.8%。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5%,其中,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涨4.2%、4.9%和2.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8.5%。前10个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3.9%。 

    对此,天相投资分析指出,近期国内生产资料呈现全面上涨状况,一方面反映出目前经济高增长下,企业微观主体生产需求强烈;另外,在美元弱势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通胀担忧加大,而我国作为大宗商品需求大国,外部通胀压力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不容忽视。在国内资源税和资源品价格改革预期下,未来生产资料价格依然面临继续上涨的压力,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相关企业盈利的影响以及对于中下游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食品价格涨8.6% 

    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6%,追平了年内新高。由于食品类在整个CPI比重中占据大头,因此加大了市场对10月份CPI数据的担忧。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昨天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猪肉价格稳中略涨,比此前一周上涨1.28%。 

    对此,天相投资指出,在农产品价格处在较高位的情况下,未来食品类出厂价格仍然有所上涨,应关注食品类价格上涨对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传导。 

    分析师:警惕PPI对CPI的传导作用 

    对于10月份PPI涨幅创年内新高,广州证券分析师杨杰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警惕PPI对CPI的传导作用。一般而言,PPI上涨一方面可看出企业成本压力过重,利润空间被压缩,未来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上游的价格压力将逐步传导至下游,未来CPI上行压力将逐渐显现。 

    杨杰称,10月份PPI一改此前连续8个月的二点几个百分点,突破3%这一市场预期,对未来CPI的传导压力不可忽视,这或许会进一步拔高未来CPI涨幅。天相投资也指出,在顺差高位、国内货币供给依然充裕的情况下,PPI对最终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可能性也加大,要关注PPI上涨对CPI的传导。 

    CPI数据不容乐观 

    PPI的亮相宣告了10月份敏感数据不乐观的开始,而市场更为关注的,则是今日公布的反映通胀的CPI,各路机构和经济学家们一扫此前9月份CPI增幅回落的喜悦,纷纷发布报告调高10月份CPI数据,分析师调查显示10月CPI可能会反弹到6.4%,高过9月的6.2%,接近近10年来的高位6.5%。 

    此前央行公布的《第三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从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加快,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非食品价格相对平稳。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0.6%,拉动CPI上涨3.5个百分点。央行更预计2007年全年的CPI数据可能高于4.5%,分析指出,这就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的平均通胀,大约接近5.7%。 

    而中信证券(99.58,5.17,5.48%)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更预测CPI将再创新高,预计10月份CPI将有可能达到6.7%。中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部出具的研究报告也预测10月CPI将上涨至6.6%,再创新高。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