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个你不知道的沙坪坝:缀满群星的文化版图

发表于2009-11-11
抗战时期,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每天总在没有围墙的土屋廊上,看着远远山下的嘉陵江缓缓地东流。在嘉陵江的东岸有一大片土地,就像今天北京西郊的中关村一样,是学术机关和好几个大学,如中央大学、南开大学②的所在地,这片土地就是沙坪坝!
——冰心《我记忆中的沙坪坝》
    
    
     抗战蜂火正炽,中国的民族文化精英纷纷西迁重庆,在沙坪坝完成了一次非常时期的大集结。这次集结,玉成了当时的大后方文化重镇沙坪坝,并且永久地在这里留存下了众多的文化名人旧居遗址。正是这些名人和他们在重庆的轶事,奠定了沙区的人文积淀,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沙区的这些过去,再次感悟那些激荡岁月与浓浓书墨香。
 
      郭沫若、柳亚子、李四光、马寅初、巴金、谢冰心、于右任、张伯苓、冯玉祥、竺可桢、罗家伦、晏阳初、老舍、臧克家、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吴作人……文化群星的光芒,从历史岁月深处闪现出来,照临沙区的山水之间,构成了一幅历久弥新的雄图。
     
    正是由于当时中国在动荡中的文化选择,沙坪坝积淀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在这片土地上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名人旧居,是时光留赠给我们的巨大文化资源。
 
郭沫若
位于歌乐山西麓香蕉园村的全家院子,是郭沫若旧居,也是这位文学大师、史学大家当时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地点。
大门右侧的郭沫若居室,共客厅、书房和卧室三间斗室,看起来颇为局促,然而就是在这里,郭沫若时时关注着中国抗战时局,主持着纷繁的文化工作,参与着无数社会活动,并挑灯夜书,写出了《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甲申三百年祭》等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品。大院左侧耸立着一棵历经沧桑的古老银杏,郭沫若的一篇著名散文《银杏》的灵感,便源于此树。文化名人旧居院里的风物,总是富于象征意义。
冯乃超
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驱、著名的创造社作家冯乃超的旧居也在这里,一个不大的房间兼做工作室和卧室。他发表的<<诗歌的宣言>>,被誉为文艺界抗日救亡的宣言而名扬中外。在沙区期间,冯乃超担任第三厅中共特支书记,同时主管着孩子剧团的工作。
 
阳翰笙
另一位文化名人阳翰笙的旧居,与冯乃超居室别无二致,家俱用品也极为简朴,惟有那张宽大的书桌上,显得古朴的笔墨用具,执着地透出当年主人的不倦神思。
 
冯玉祥
1939年,冯玉祥来到重庆歌乐山下,全家人及和贴身部属在这里居住了整整七年。这个典型的川东四合大院,庭前巨树巍然,修竹长青。
庭前一侧,有冯玉祥将军和夫人李德全的铜铸坐像,这对伉俪的目光从容而高远,正是他们暂居一隅仍心怀天下的生动写照。
冯玉祥素称诗人将军、丘八诗人,平生极好写诗作画;遥想当年,这间小小的厢房一灯如豆,而冯玉祥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从未停息过他救国的呐喊,我们不由得再次瞻仰院里廊前柱上的一副对子: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山河!

冰心
实际上冰心旧居当年名为潜庐,是一座石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青灰瓦硬山式屋顶,这么多年过去了,看起来还颇结实。小楼坐落在山上幽静的树林中,沿陡峭的石砌阶梯走上去,只听到鸟鸣,不闻人声;特别可喜的是旧居周围山坡上开满星星点点的小花,跟冰心细腻的文风十分合拍。冰心名篇《小桔灯》里写到的歌乐山上风物,就是从这所旧居周围环境取材,让当地人读来格外亲切。
这不能不让人由衷心动,重庆沙区的文化名人旧居,其葆有的某些人文轶事,竟随处与我国现代文学的某些篇章遥相呼应,漫漫时光过去,如今在旧居实地,听之闻之,竟依然鲜活如昨。
 
傅抱石
在歌乐山下的金刚坡,另一位艺术大师傅抱石的旧居,名为下山斋1939年至1945年,傅抱石在这里居住了六个春秋。
傅抱石除了前往嘉陵江北岸磐溪的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之外,长年在下山斋的堂屋门口摆一张大方桌作为画案,不停地挥毫作画。后来不久,他有了惊喜的发现,自己置身的歌乐山,自然造化神奇俊秀,苍青赫赤,云雾淋漓,具有无比丰富的画意。他曾欣悦地对朋友说:经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好景说不尽,随处都是入画的粉本,烟茏雾锁,苍茫雄奇,这是造化对我的恩赐!
 
张伯苓
南开中学校园里宁静的一隅,名为津南村的小院,曾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旧居。在天津创办了以南开为名的大学、中学乃至幼儿教育大业的张伯苓,迁校到重庆沙区后,为中华民族而鼎力办学,培育人才,薪火承传至今。在津南村张伯苓旧居院落里徉徜,不能不想到,当年沙区荟萃了京、津、沪、宁、杭以及冀、鲁、湘、鄂等省市众多高等院校,这里校舍毗连,书声朗朗,入夜教室灯火通明,蔚成当年陪都八景之一的沙坪学灯
 
   文化名流、诗人柳亚子旧居;而在毗邻的重庆大学校园里,著名学者马寅初的纪念地,有亭翼然……
说起来,沙坪坝的历史文化名人旧居群落,让人产生“星汉灿烂之感,每一处名人旧居,都有一种至大至深的文化境界。
   大江东去,浪不可能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喜欢沙区,喜欢她沉淀的文化。
发表于2009-12-21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