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互联网铺平世界,“民生十条”铺平重庆?

发表于2010-07-08
 
两年前,一本名叫《世界是平的》的书风靡全国。书中认为世界变平的主要推动力,有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迅猛发展的互联网,等等。
本人看来,网络是让世界变“平”的最大原因。一方面网络拉近了全球各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各种交流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身份、地位、财富等悬殊和差别,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变得模糊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平等,或是“世界变平”的关键?!
人就是一种特别看重感觉的动物。所以,当有人提出“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和体验”,本人立举双手赞成。机缘巧合的是,似乎为了佐证这个观点,重庆最近高调提出了“民生十条”。
上个月底重庆“民生十条”刚刚出台,本人有过粗浅判断:第一,重庆“民生十条”绝不可能为了民生而民生,相反,“民生十条”打的是“民生牌”、算的却是经济账;第二,“民生十条”受境内外媒体舆论强烈关注,3000多亿的“蛋糕之巨大”是一个原因,更大的看点却是未来两年重庆如何细分这块蛋糕、在此过程中重庆如何实现“惠民生、促发展”的双赢。
前一个判断如今已经没有悬念。黄奇帆紧随“民生十条”出台发声表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发展经济”。除了看作重庆高层对“民生十条”的权威阐述,黄奇帆的姿态还将人引入另一思维范畴:在后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重庆“民生十条”需要从提升内需角度进行深度解读。
没有等待多久,机会再次降临。76日《重庆日报》刊出黄奇帆接受记者专访“民生十条”的内容。
黄奇帆说,“解决民生问题,也能促进居民消费,是启动内需的需要,也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解决民生问题,也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未来重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发展勾勒战略路径”;
黄奇帆还对记者说,“不仅要算当前帐,也要算长远账;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社会帐。要看到当前的投入在未来会产生的巨大效益。”
黄奇帆的话在这里被本人故意引用成两个部分,因为它们可以诠释重庆“民生十条”的两个外在表象:一个指向重庆这个省级行政区域整体,是为了启动内需、拉动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个指向3000多万的小老百姓个体,以民生投入缓解困难群体在就医、住房、出行等方面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释放消费需求。
作为小老百姓,本人对后一个表象更有兴趣。因为,解决了养老、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进城的农民才叫真正的市民,才可以和“城里的人”平起平坐;只有政府买单投入解决困难市民的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放下包袱”掏出钞票像其他人那样平等地消费。
也就是说,当官方看重“民生十条”即将唤起消费需求、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时,本人看重的却是解除后顾之忧的小老百姓在消费、生产生活中释放出的平等感受。如果,关于重庆“民生十条”引发的官民意愿,能够在消费、内需这个话题上形成重合的交集,那么,本人就可以初步判断“民生十条”在某个意义上实现了双赢、铺平了重庆:
一是从小处来看,铺平了重庆市民凹凸不一的幸福感受,弥合了市民之间原本不平衡的尊严差距;二是从大处来看,内需拉动发展势必为重庆积累财富,由此铺平重庆发展需要的一条通道!
 
发表于2010-07-08
发表于2010-07-1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