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以房养老”在中国也应该走出“中国特色”

发表于2013-09-25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子也赋予了另一层的含义——“房子”跟“养老”捆绑在了一起,既“以房养老”。


  其实“以房养老”也是个舶来品,在国外发展的比较成熟。


  如在美国,老人可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过理财公司,在协议有效期内按月领取生活费,到期后还本息或将房产折价;还可以将房子抵押;更可以出让住房所有权的25%-30%作为还贷抵押。


  在加拿大,“以房养老”没有固定的归还期限,在老人去世后,后人可以在处理房产时将贷款连本带息结清,也可以选择卖房,则贷款会从房款中扣除。


  在新加坡“以房养老”的模式更是成熟,老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公益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给老人养老金,老人去世后产权由这些机构处理,将房产的“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


  可是,在中国,“以房养老”的模式实施起来却是“水土不服”,不断尝试,不断夭折


  从03年起我国就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提出“以房养老”的概念,在10年一直在尝试都没有见到效果。


  我觉得,“以房养老”在中国无法实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这个舶来的洋货不接地气。在国外,“以房养老”盛行的原因之一就是源于较高的遗产税,而在中国却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不少老人总是想给子女留下些财富,房子,在中国,却有是一个保值甚至可以升值的财富。


  此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房价的波动和70年的产权等,这些也都不利于“以房养老”的发展。房价不稳定,房子的价值就在不断的变化,老人就无法以一个合理的价值抵押房子;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如果续期费用太高,金融机构很可能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所以我觉得,在中国“以房养老”应该走出“中国特色”。如投资置业,出租赚去房租,用房租养老。这就需要选择一个可以升值的好楼盘。近几年,旅游别墅很是盛行,很多家庭出去游玩,会选择租家庭旅馆住宅,别墅更是首当其冲。近年来,北京温榆河畔正在建设生态长廊,旅游也正在火速的发展,温榆河畔的别墅也已经发展起来,如旭辉御锦、融科·千章墅、格拉斯小镇等,这的地段现在房价也较低,很适合“中国式”的“以房养老”。

发表于2013-09-25

因为是第一次置业··产权是70年 70年之后这个房子会被收回??就不属于你了??就不能住了是么?

发表于2013-09-25

中国特色太难打破了现在,从买房子难上就能看出来

发表于2013-09-25

以房养老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吧~实行起来太难了

发表于2013-09-25

如何以房养老呢???就是把房子抵押出去 之后每月给你返钱???是这意思么??

发表于2013-09-25
引用:就是不给种在2013-09-25 22:23:57写道:
5楼

如何以房养老呢???就是把房子抵押出去 之后每月给你返钱???是这意思么??

 也就是说现在是你给房子还贷,到老了 以房养老 房子给你还贷??每月多少钱··是这意思?

发表于2013-09-25

所有舶来的东西 在中国都能走出中国特色 不知道这以房养老未来会怎么

发表于2013-09-25

这个好像在中国实行起来有难度

发表于2013-09-25

以房养老 多少觉得有些不靠谱

发表于2013-09-25

50年的产权 确实不适合“以房养老”的发展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