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两带一路"建设获重庆银监局支持 保税港区企业再获发展利好

发表于2015-04-14

4月2日从重庆银监局获悉,我市已出台《关于重庆银行业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支持什么、怎么支持”,指导重庆银行业更好地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指导意见》要求,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大运用综合金融服务手段,支持两江新区、三大保税区开发开放平台建设,支持国家级口岸建设,支持发展五大新型服务贸易;**支持提升“渝新欧”大通道作用,支持企业发展境外项目,支持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物流、信息枢纽;支持建设“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以“三基地三港区”为核心,支持建设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西部物流枢纽和国际物流枢纽,支持打造西部通讯信息中心;**支持构建沿江优势产业集群。

此外,银行业将强化项目和资金引导,支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构建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对接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指导意见》提出,我市银行业在积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时,还要加大信贷服务机制创新,加快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创新,积极探索“渝新欧”铁路运单项下结算和融资产品创新。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水港 空港”双核并地处市区的保税港区,位于重庆发展最快的两江新区腹地,不仅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还将叠加重庆保税港区2013年印发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据了解,在保税港区产业扶持政策中,涵盖了制造业、贸易、结算、文化、物流、金融、服务七大行业,凡是符合保税港式区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企业,港区按照企业年度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的港区留成,从1-5年按照累进计算原则,进行相应的补贴扶持。每个行业在分档原则的扶持比例上略有不同,但扶持的力度明显超过其它开发新区。

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可根据其年度实际缴纳增值税的税额和港区留成部分,在1-5年内给予补贴扶持。一家企业花了3000万元买了一层写字楼,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每年减免下来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及财政补贴高达400万元,相当于5年时间就能省出一套物业来。

正是保税港区“给力”的政策扶持和未来大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根据重庆保税港区管委会消息,目前重庆保税港区入驻的企业累计达到700家,其中有1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惠普、伊藤忠、马士基均在其中。

如今,随着3月运行的“贸易多元化”试点以及银监局支持,重庆保税港区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发展。这些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企业入驻,保税港区的发展将会更快更好,同时也将带来大量的产业和写字楼需求。

践行国家战略,世界500强绿地集团携手重庆保税集团助推城市能级,打造重庆保税港唯一一个超大型商务集群——绿地。保税中心。汇集写字楼、LOFT、公寓、住宅、五星级“铂骊”酒店、商业等多元业态,专享港区保税政策,铸就全球保税商务地标,为进驻港区的企业提供完善配套服务,建成后将为港区“联动西中国对话世界”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助推新台阶。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