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虎头岩下有一支“新华方面军”

发表于2015-09-08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重庆有著名的“中共三岩”,分别是八路军办事处所在的红岩、周公馆所在地曾家岩和《新华日报》总馆所在地虎头岩,毛泽东更是将虎头岩下英勇奋战的新华报人誉为“新华方面军”。现在,让我们重温那段激情四射的历史。

 

化龙桥边“报馆弯”


    1939年5月,重庆城内的《新华日报》报馆被日寇的狂轰滥炸所毁。《新华日报》总经理熊瑾玎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虎头岩下一处空地。经过三个月努力,8月13日,《新华日报》在这里出版发行了复刊后的第一张报纸。《新华日报》共计在重庆8年多,出刊3331期。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重庆化龙桥虎头岩下的《新华日报》总馆老照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总馆旧址门前的两块碑


   “门前是嘉陵江,屋后有个瀑布,一条小溪与瀑布相连,流到《新华日报》总馆门前的化龙桥下拐一道弯。原来叫‘镰刀弯’,后来因为《新华日报》名气大,当地人就改叫‘报馆弯’了。”新华日报老报童、90岁的王清佑回忆说,当年的总馆周边风景很美,像世外桃源。


亲手挖出防空洞


    总馆共有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包括记者工作室、排字房、宿舍、食堂、托儿所等。翻新后的总馆旧址,基本参照了当年的格局。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紧挨着山体的是报童们的集体卧房,卧房对面有个防空洞。是《新华日报》刚迁来,为躲避日机空袭,同志们自己动手挖了这个防空洞。1941年1月18日,刊载有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个防空洞里印出来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防空洞旧址


    报社在此曾多次举行周年纪念会,冯玉祥、柳亚子等各界人士都到山沟里来祝贺,宋庆龄也送来过贺词。在这块人文隽永的土地上,愈发深刻地感觉到《新华日报》在抗战史上重要的地位。那些风雨兼程的故事,耐人寻味的荣耀和传奇,是一份珍贵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资源,将永远温暖一代又一代人。


♎♎♎♎♎♎♎♎♎♎♎♎♎♎♎♎♎♎♎♎

重庆总部城

重庆·渝中·大石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