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关于这座城市——我用我的画笔回忆我的滨江生活!

发表于2008-07-30




 
发表于2008-07-30




 
发表于2008-07-30


 
发表于2008-07-30
 画得真好,那里的生活,回首竟然已是十年前。
发表于2008-07-30
 
发表于2008-07-30
 这个人报纸上好像报道了的,真不错。
发表于2008-07-30
 好多年前,每次回外公外婆家,我都喜欢站在朝天门的轮渡上,指着对岸江边露出红色外墙的房子说,妈妈,你看,那就是我们屋头,我们要到了……

 现在,那里是南滨路上阳光100的小区。

 曾经的石板路,老院墙,窄窄的街道,小小的店铺,吊脚楼,还有让我记忆深刻的锅贴小包,油条,糍粑块,充满神秘感的防空洞,曾经的玄坛庙……

 外公外婆是老师,在我上小学前的大多数日子里,我在他们身边长大,在红旗小学的院子里长大。出门往右,是石溪路的千佛寺,往左,是慈云寺,夏日傍晚里,外公常常会牵着我,走过长长的石板路去慈云寺,我最常干的事,就是骑在庙门前的石狮上……庙门高高的门槛像是隔离开了两个世界,那时都是外公抱着我进去,在大大的玉石观音像前,我记得有人从观音座下抓了一大把糖给我,还对着我温和的笑……现在慈云寺门前的水泥平台修好了,宽大了很多,但是我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也没再去了。

 红旗小学只有一栋教学楼,两层,木制结构,外公外婆的家是在教学楼后面的院子里,教学楼前面是操场,有主席台,有花台,有旗杆,旁边有个防空洞,冬暖夏凉,周围的邻居都是学校的老师。后面的院子里有棵大大的黄桷树,听外公说,有百年了,枝叶茂盛,到后来,树枝还长进了教室。夏夜里,躺在树下的凉椅上,透过树枝间的空隙,看天上的星星,还有闪着灯,带来呼呼噪音的飞机,听外公讲张大脚板和金竹宫的故事,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相信,在江底,有一个被雾气环绕的,居住了神秘僧侣的金竹宫……后来,麻将盛行,外婆把电线搭在树枝上,在院子中央安了个灯泡,整个院子都亮了,后院的几家人都出来,摆上桌子,在盛夏的夜里,热热闹闹的玩开了,我们这些小孩,洗完澡后,聚在一台电视前,叽叽喳喳的议论电视节目。前院的邻居把防空洞收拾出来,安上灯,摆上床,凉椅,桌子,我进去过一次,有人有灯的防空洞,消除了它的神秘感,也减除了年幼时我对黑暗和未知的恐惧。

 很多年以后,人们陆续搬走,到最后,只剩外公外婆,外婆在花台里种起了花,还种了蔬菜,搭了藤架,而我只对在书里看到过的昙花感兴趣,看电视看到半夜,只为昙花一现,我守着那朵昙花,看她一点一点的开放,然后,站在花台上,看对岸的灯火倒映在江上,再然后,在偶尔响起的汽笛中睡着……

 看了楼主的小时候,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啰啰嗦嗦,还勿见怪。
发表于2008-07-30
 
发表于2008-08-01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