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美国加州海归”骗色骗财有啥新套路?

发表于2012-04-12
一骗子在网上自称“美国加州留学归国人员”,一年多来,竟迷倒近10名女性,甘心为其献身献财。直到近日晚上,受害女子小红(化名)至虎丘公安分局枫桥派出所报案,此事才露出端倪。

据小红反映说,其男朋友闫某是归国留学生,但一直向自己借钱,而且其发现他在外面有很多女人,感觉自己好像被骗了。民警根据小红的描述,分析其男朋友很可能是个骗子,遂将其男朋友闫某带回派出所调查。

据闫某交代,自2011年以来,他以同样方式骗取了近10名女性的财物数万元。当警方询问闫某的作案动机时,闫某却称第一次行骗只是为了寻找刺激,没想到轻而易举就获得了成功。尝到甜头后,他就开始有计划、有预谋地在交友网站上结识女孩,以此满足自己生理上和经济上的需求。(2012,4,10“新华网江苏频道”《“美国加州海归”骗色骗财一年多骗近10名女子》)

两性世界里,骗子频频出手屡有“斩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最近的报道中最厉害的,莫过于那位“传销大师”两年开房400条的崭新记录。而在今天的网上,另有一则报道《国企经理贪污潜逃八年
冒充“国家特工”骗财骗色
》,讲的也是同类故事。一方面是骗子大行其道财色双收,一方面是女子被骗财骗色屡屡裁了跟斗,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按理,那些骗子原本应该不经一戳,但怪就怪在他们却犹如“神助”。说得形象些,那些骗子就如一只蜘蛛在那里张开大“网”,而那些上当的女子则犹如无头苍蝇。当她们“撞”上了“网”,被“粘”得弹不得之后,便一个个逃脱不了被“吸干”的命运。



看到这则“美国加州海归”骗色骗财的报道标题时,我以为这个“海归”说不定有啥新套路。但没想看完报道,竟是老方一帖。除了名帏换成了个“美国加州海归”,不全一样?在警察面前,只不过一个“用英语与其简单交流”,就让其表情茫然,然后就开始呼拉拉“竹筒倒豆子”供认不讳,为啥就有近10名女子被骗财骗色了?

为啥套路是老的,人却常换常新?那不正是人们经常所说的“旧瓶装新酒”?但为啥那些“新酒”就那么顺顺的装进了“旧瓶”?其实要找到这样的答案,并不难!

第一、只要一听得“军官”、“国家特工”、“传销大师”、“公务员”等等自我介绍,便一个个成了“苍蝇脑髓”,以为找上了一个八辈子都找不到的好男人。为啥?欲望!

第二、“恋爱中的女人弱智”?就因为听其说是“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归国人员,年薪50万,刚买了房子,并承诺一定会和小红结婚”,便一见倾心深信无疑脑子发昏,之后便与骗子过起了“夫妻生活”,就在那里被对方的所谓“年薪”支付方式,骗得团团转而拱手给钱。

第三、“以身相许”轻易得很。为啥?不仅仅是一见倾心那么简单吧?该是性开放愈演愈烈的产物吧?在被骗的女子中,有几个是拿自己的“底线”当回事的?不就如小菜场卖青菜萝卜那么容易?以为躺下去之时,身边的那位就是如意郎君。

第四、只求享受,只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只专注于所谓的“地位”、金钱而不关注身边和视野所及的一个个骗局,还能不重蹈覆辙财色兼失?

第五、相亲网站的助纣为虐。这样的事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为了赚黑心钱,那些骗子不正是他们“包装”起来的?什么信息真实,见鬼去吧。

但说到底是啥?如果没有非份之想,如果没有杂念,那不就脑子清醒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对方出现在你面前时是一个“白马王子”式的人物,即便对方能把火腿说得会“走”,即便对方哄人犹如“情感王子”,即便相亲网站说得天花乱坠,能上当吗?

怕的是啥?怕的是苍蝇本来就没有脑子,再加又变成了一只无头苍蝇,就在那里没了脑瞎了眼的瞎撞。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摆在你面前的还是那个老套路,你还能不“死”?醒醒吧,那些“可爱”而容易上当的女同胞!


发表于2012-04-12
发表于2012-04-12
发表于2012-04-13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