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像林黛玉梦回大观园?在重庆居然也可以实现

发表于2019-04-18
标签: 书房 装饰 

《红楼梦》自出世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倾倒世人,而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笔下最具有感染力的女子之一!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林黛玉幼年生活在**门第,她从小便读书识字,熟知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林黛玉生性孤傲,无奈之下投奔于贾府,所以她更渴望自由,向往自然。


《红楼梦》中的住所与人物性格是有所契合的,林黛玉的潇湘馆更是如此。


首先是潇湘馆的格局,宝玉的题诗“有凤来仪”,描绘了潇湘馆: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所以说,潇湘馆的格局,陈设到描写,就像是为林黛玉量身打造的居所,是她性格特点的映衬,更是辅笔。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潇湘馆中的景致,书中所说:“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黛玉选择潇湘馆也是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这里,隐着,有掩映着,遮挡着的意思,也暗合了黛玉缜密细腻的心思暗暗的包裹起来,让人摸不到内心世界,也代表了黛玉那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

 

最后便是潇湘馆内的装饰,更能看出她的性格,虽然没有具体的描写,但是被刘姥姥认为是上等的书房,也能想象到,满屋子的书,书桌上有笔墨纸砚,跟林黛玉的满腹才情也是很契合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9-04-19

在重庆巴南,就有这么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堪比“潇湘馆”,赶追“大观园”,依山傍水,看的是鸟燕飞,听得泉水声,林黛玉能体会到的风月美景,新城金樾府同样能给你!

 

金樾府师法中华府邸扛鼎之作—大观园,复刻两门三院五坊的景观格局,将千百年文化再现于府。同时,匠心独运将中国古典院落中最高等级的五进制融入金樾府,以门庭-院落-花坊-登堂-入室五进归家礼序,复兴大院府邸里的中国礼仪。

 


上一页|1|
/1页